因此,张孔有可能是太子的人,也可能是夺嫡派的人,目的是把太子从京师钓出来。真相是什么呢丁时相信张孔只是一个工具,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方面的人。
要如何找到真相並不难,只要知道张孔是否故意杀害赵大。
第一种可能:张孔故意杀害赵大,把尸体扔进河中,塞入信件,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发现尸体,进而怀疑有人替换了童生的身份。
第二种可能:张孔被迫杀害赵大,匆忙处理尸体,把通知信塞进赵大包裹中,目的是误导调查。
这两种行为的结果是一致,第一种是目前情况,张孔被发现,被审问,说出了诬陷太子太傅的任务。太子为了太傅,离开京师前往州府,这是一种主动行为。
第二种,太子被拖下水,被迫离开京师前往州府,这是一种被动行为。
对於太子来说,当然要掌握主动,他可以用替身前往州府,消极调查,等待夺嫡派出手。自己则藏在京师,给夺嫡派致命一击。
如果是第二种,太子必须真身前往州府,展开积极调查,早一日查明真相,早一日为自己老师恢復名誉,为自己贏得士子的心。
想明白这些事后,丁时继续审问张孔,实际上他已经知道了真相。
张孔是童生,是永安县本地人,他的身份难以捏造。作为书生,要让他在短时间砍下赵大的头,处理血跡的难度很大。基本可以肯定有高手在帮助他,由此推测出他是故意杀人。
真相只有一个:张孔就是要让大家发现尸体,进而怀疑自己,从而让別人知道自己要诬陷太子太傅。
这种情况下,不会伤害太子和他太傅的名声。
丁时之所以注意到张孔,是因为他对答如流,或许就是为了引起丁时的注意,张孔才对答如流。因为张孔不能主动自首。
继续审问,张孔果然说自己是主动杀人。不过,张孔说的是自己杀人后,很害怕,联繫了幕后人帮助自己,幕后人砍下赵大的头,把赵大尸体扔进河中。並非丁时所想,是高手主动杀死赵大。
丁时下令继续用刑,却见那张孔咬碎的假牙,吞咽下毒药,现场抽搐。没等丁时上前查看,张孔已经七窍流血身亡。
你t能再假一点吗招了99%,就差最后一哆嗦了。
由此肯定张孔是太子的人,太子可能会派遣替身或者亲自前往州府调查,抓出诬陷他老师的人。由於他不著急办案,因此他有两种选择,一、派遣替身,自己留在京师。二、亲自到州府,但主要目的不是查案,而是暗中布置兵马,准备增援永安关。
答案:火种站在太子这边的利益最大。
距离太远,对讲机无法使用,丁时到驛站费了五十两白银,僱佣驛卒把信件送给在永安县的红衣。驛站的优点是肯定能送达,缺点是费钱,费的钱越多,送的越快。五十两是二百里加急,两个半小时后信件送到红衣手上。一百两是四百里加急,五百两是六百里加急。五千两是八百里加急,5分钟之內就能把信件送到红衣手上。
丁时让提刑司的助手处理后续的文书,自己急急赶回童生客栈,却见门口聚集了大量的人。丁时心中暗叫不好,忙挤进人群,表明身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