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应该会过去。”蒂珐看著埃里克脸上多了一丝意:
“抱歉,亲爱的,本来你过来了,我应该陪你...
埃里克摇了摇头笑道:“是我陪你还差不多,谁让我惹你不高兴了。”
蒂心里一动明白了什么,脸上的笑容更甚,埃里克拍了拍手中的文件道接著道:
“我专门请了假,所以你去哪我就去哪,到时候我们在那边逛一逛。”
不过说著,埃里克却也想起比尔的邀请,好像他的老家包括女儿都在那边。
“我新认识了一个朋友,好像就在那边,到时候带你认识一下。”
“好。”蒂珐脸上有些对未来的嚮往,不管是有多聪明,到底还只是一个正在热恋的女人,也想和自己的男人呆在一起。
埃里克能看得出来蒂珐很高兴,眼神多了些许的柔软,隨后拍了拍手中的文件:“但在这之前,至少得把案子给破了。”
蒂收起表情,认真点了点头。
但现在不是说案子的时候,两人先把案子丟在一边,先是好好享受二人时光,享受著晚餐。
接著再像热恋情侣一样,一起收拾了碗筷等等。
最后,两人就一起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盯著电视,面前的茶几是一瓶被开启的红酒。
电视上还在播放著棒球赛,但一道声音响起盖住了电视的声音。
“地点没有变化,绑法一致,只是在同样的作案手法升级。”
蒂把全身挤进后面埃里克那宽广的怀里,手里还摇晃著一杯红酒轻声道。
“主要目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说明凶手有很强的强迫症。
限制受害者的行动,通过折磨並欣赏受害者的痛苦,说明凶手很喜欢控制他人或者某种东西来展现出自己的权利。
受害者是精心挑选的目標,未成年,说明他有扭曲和病態的性取向。”
听著怀里蒂珐的分析,埃里克翻著已经看过一遍的案子文件,心中也同意她的分析,实际上他的分析和蒂珐没有什么区別。
因为分析全都是按照事实出发,並不是说隨隨便便就胡乱分析。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名炸弹客在纽约频繁安置炸弹造成多起重伤时间的同时,还不断向警方跟报社写信挑畔。
时间跨度长达十六年之久,无能为力的警方最终向某个犯罪精神科学家寻求帮助。
这位犯罪精神科学家根据警方所掌握的资料,开始尝试对炸弹客进行心理分析,得出了十一条结论,甚至大胆预测了炸弹客被逮捕的穿著。
这对当时的警察来说这属於是非常新奇的一种方式,但警察却是根据这些分析,最终捕获了罪犯。
最令人感嘆的是,这个罪犯完全符合这位犯罪精神科学家的每一条分析,甚至连衣著都丝毫不差。
所以这种利用罪犯行为描绘其心理特徵、为侦破、审讯提供帮助的学科也就是犯罪心理学,早就成为了现代刑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埃里克的目光停留在第一起案子身上,接话道:“第一起犯罪现场没有战斗和挣扎的痕跡,我假设凶手是白人,是受害者一家认识的熟人或者凶手的职业是能让他天然取得房主信任的职业。
他有能够轻鬆压制同性的力量,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凶手的年龄大致在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左右,身高一米八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