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货轮靠岸。
陈庆祥除了给八路军搞来了大量钢材,钢管。
还给八路军搞来了一大船的棉花作掩护。
江向阳才不当守财奴。
在卸货的同时,就把棉花,火锅桶子分成了五份。
三大主力师和渤海支队各一份,给了一份给集团军。
包括渤海支队内部,除了支队部留下一份,其他分成了九份。
各大队前来帮忙的卸货的干部,战士,回去的时候,顺便领走。
“整整三船的物资,看起来很多,分到八路军各部队,还真没有多少,我已经尽力了。”
筹措物资的时候,奚东曙还是很自豪的。
看着江向阳货都没有卸完,就把物资分配完了。
陈旅长还在一边嫌弃,说他们根据地人多,地方部队也多,别看这么多火锅桶子,要是分到县大队一级,每人平均都轮不到一口吃。
“美国人的屠杀牛肉,根本不要这些东西,华侨听说是帮中国军队搞军粮,全都自发的过来帮忙,火锅桶子不贵,就是运费太贵了。”
中日开战,最大的赢家,是美国的资本家。
从卢沟桥事变开始,钢铁,石油,橡胶。
美国人一船一船从东南亚,大洋彼岸,朝着日本本土运输。
这些美国国籍的船只,即便是从沿着中国海岸线航行碰见了日本人的舰队,他们连招呼都不会打一个。
奚东曙组织的物资里面,还有武器和弹药这些违禁品。
所付出的船费,是正常的三倍还不止。
听说小鬼子攻不进灵寿了,胡泰文就想看看儿子和哥哥。
谁知道,儿子没看见,先看见侄女了,胡芷江申请调入山东抗大分校成功。
前几天刚到,就在海边看见了自己亲叔叔。
“奚先生,胡先生,陈先生,凑集这么多物资,你们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很理解你们付出的努力,我们很满足这些物资。我们党,我们中华民族会永远铭记的。”
吴政委和副参谋长不是第一次见过他们了。
海上一路飘过来,身体消耗很大,平安落地的心情,浮现在脸上。
看完物资清单的副参谋长,吴政委,再次抓住三人的手,问询他们接下来的安排。
胡泰文是因为看望哥哥儿子,这次不随船回去。
陈庆祥这次也不会回去。
因为钢铁的价格,随着英法对德国宣战,涨的非常厉害,而且英国的洋行还限制售卖。
他要去,也只能去南洋,江向阳就索性让他去太行山和延安看看。
以后再回到南洋,也能加强我党和南洋爱国华侨之间的联系。
奚东曙倒是想留下来,想去聊城,去张店,去济南,去灵寿等地,看八路军曾经歼灭日军师团的地方。
但是他留不下来。
江向阳让他在美国搞的一些产业,虽然有八路军派去的干部,有二姐夫张道宏和堂弟段宏刚帮忙,但是美国搞的一摊事情,很复杂,需要他回去牵头。
不过段宏业交代的安排,他还是要当面给清楚的。
“大哥,你的火锅桶子,是我和二姐,二姐夫个人花钱,单独给你的礼物,一百桶,没有在清单上。”
想当年,段宏业和奚东曙,都是公子哥,也都在平津很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