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半岛军区很忙。
主力补充,训练。
地方部队整编,整训。
根据地生产,教育各项工作需要推进。
在军区干部看来,这是一个不要命的冬天。
山东,河北的军民,凝成一股劲,都在备战。
而这些,江向阳都顾不上。
一股脑把事情扔给了陈三右和黄参谋长。
就平津方面的敌人,也让卢副司令北上,亲自配合泰山支队和秦广支队盯着。
人在莱芜,守着从北平弄回来的龙烟厂那座高炉。
工业生产在抗战这个年代的指挥员们看起来非常奇妙。
集团军副参谋长和吴政委受指派,一边负责整理半岛军区各根据地治理的资料,成果,一边带着人分两路在胶东转悠。
还用电报盯着在沂蒙山的庆丰厂,让他们汇报改造湖泊,引流建设驱动电机的导流水槽进度。
完成了发电机组,变压器的生产,安装,当电线接入庆丰厂所在的山洞。
带动无数电机轰鸣,电灯亮起的时候。
整个庆丰厂,都在欢呼。
吴政委和副参谋长也回来,受邀参加试产仪式。
“真的很难想象,我们八路军自己可以生产发电设备,并且一次性投产成功。”
看见专门从根据地赶过来参加仪式的吴政委,副参谋长如此感慨。
滕虎忱和张源毅很满足,指着正在改造的第二台电机给他们解释。
“只是试验性质的生产,发电机壳子,还有部分控制电器,需要完善....完善这些已经发现的问题,再放入第二机组,然后把这台试产的发电机弄回来维修。”
“等这两台发电机组稳定,我们就上第三台发电机组,到时候给刚搬到沂蒙山的纺纱厂,织布厂供电。咱半岛军区也有有了稳定的被服原料供应了。”
发电机,对于庆丰厂而言,并不是新鲜玩意。
就是原来的厂子里,也有一台柴油驱动的发电机,用作照明,灯泡,线路都是现成的。
只不过,柴油贵,需要花钱。
而水坝的天然水流便宜,电量还非常充足,即便是在冬季,雨水比较少的时候,完成改造的蓄水湖,引入两条新的溪流以后,水量也够发电使用。
按照滕虎忱和张源毅的计算,导流渠还可以安装两台发电机,未来产生的电力,庆丰厂即便再扩张五倍,也用不完。
胶东反囚笼,反扫荡战役过后,两千烈属,六百伤残军人,安置到了庆丰厂。
如今庆丰厂又开设了十个学徒班。
在试验生产三台发电机组的同时,也利用汽车发动机,改造了一些机械设备。
工厂的潜力很大。
原本江向阳在山东招收的那一批学徒工,现在都在厂子里挑起了大梁。
八成都有带徒弟的能力。
完全可以再吸收部分工人,再根据制作零件的需要,制造一些模具和新型冲压设备,简化工序。
在副参谋长看来,只要庆丰厂再发展半年,如果枪管和钢材,木材供给不出问题,不仅枪支弹药的产能会超过太行厂和红星厂总和。
就技术能力,以及在机械行业的产品线路拓展,发展前景,也远超太行山和红星厂的总和。
张源毅难得没有去盯着生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