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宫里,珊瑚宫心海放下了工业园区的简报,有些痛苦地用左手的大拇指揉了揉眉心。数个月前,王志纯为他们带来了工业化的知识,利用封锁稻妻的雷暴和潮汐制造了氢能转换设备,使用岩元素在曚云神社后的浅海那里造了一个相当厚重的储氢库,还改造了被扔过来的御影炉心,在水月池附近造就了一条超高质量的金属冶炼产线。
基于这些,珊瑚宫心海在海只岛西北边的沙滩上主持修建了一个尚且潦草的工业园区,就近使用这些馈赠。其中,金属冶炼产线还能产生大量的热废水,这些被拿来保证蘑菇生产的温度。那些氢能又被拿来做燃料,或者再次转化,成为能供给工业的稳定电流。
得益于那些氢气,海只岛的人们可以不用再节制地伐木、烧柴,而是可以尽情地用这些可燃烧的气体做饭、取暖,民生福祉大幅度提高。海只岛的生态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简报上的内容很多,但概括一下,大概就四条:没摩拉、没时间、没原料、没人才。
没摩拉,指的是工业园区现在的经营陷入了困境。海只岛的工业园区生产的产品,一般都是刀剑、大炮、锄头、钢筋等军事、建设、生活物资,而这些物资除去珊瑚宫采买的部分,剩余的便会在海只岛的市场上进行交换,收入便从此而来。而最近,现金流在减少,应收账款率不断提高。
有一说一,应收账款增加这件事和珊瑚宫的关系其实不小,珊瑚宫采购军械之类的东西时,总是无法及时地付账。但这其实还不算什么,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的采购也在减少,这背后体现一个很致命的问题:海只岛的市场交易正在紧缩。
有一件事,珊瑚宫心海是门清的。摩拉只是交易的媒介,实质上还是社会各生产部门产品的交换。问题是自从有了工业建设后,海只岛相当的青壮劳力不是去工业园区,就是去对进行王志纯所描绘的电气化建设。这样的话,渔业上的劳动力就会大大减少。
劳动力的减少,也难以避免地导致了口粮的减少。若不是王志纯传授了种植蘑菇的技法,由于他的扶持而更早成熟的工业对劳动工具的改良又提高了劳动效率,加上珊瑚宫心海经营了八酝岛,获得了更多的口粮产出,海只岛恐怕早就闹了粮荒,前线也会因此崩溃。
理解了这一层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海只岛当下的困境。
“现在海只岛和八酝岛的产出一面要被珊瑚宫采购,供给前线,一面要供给投资建设,这样的话,人们消费的就少了。时间短了还能承受,但时间一长,恐怕人们会苦不堪言啊……”珊瑚宫心海两只胳膊撑在桌案上,双手交叠,支着下巴,开始沉思。
“前线的供给不但不能少,还必须要增加。幕府军的神秘武器过于强大,我们的人连捕俘都做不到,前线对军械和医疗物资的消耗明显提高了三成。这样的话,应该放缓一些建设才对。唉,要是志纯和派蒙能留在海只岛多好啊……”
微微叹息一声,又是想念那两人的一天。珊瑚宫心海打定主意,开始书写一条限制建设的政令。
突然,那名和王志纯、派蒙见过的巫女露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珊瑚宫大人,我这里有个很糟糕的消息要告诉您,您千万不要寻短见啊!”
“?”珊瑚宫心海迷茫地看着她,难道是雷电将军过来砍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