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花高兴的答:“诶,祖母来了,我们阿砚终于回来了,祖母想你想的都睡不好觉。”
阿砚先她一步自己托着腮说:“祖母你看,阿砚都瘦了,想吃祖母做的大鸡腿了。”
常金花仔细打量他一番后,又看了看默不作声的楚辞,眉头一皱,“哎呦,可不是嘛,两个都瘦了,祖母现在就进去给你们做鸡腿去,等着啊!”
她说完也不看宋亭舟和孟晚一眼,满心都是自己的宝贝孙子们。
孟晚难以置信的指了指自己,问宋亭舟,“娘没看见我?”
宋亭舟好笑的将他手指抓到自己怀里,“定是在逗你呢。”
阿寻头次离家这么久,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去。孟晚便叫其余人送他回苗家,顺便将他们的行李和雪狼都拉回去,只剩他们一家人和雪生留下。
“晚儿,你看看娘新找来的厨娘会做什么东西。”常金花亲自端着餐盘过来,雪生忙去接她手里的东西。
孟晚打眼一看,上面是三个大碗一个小碗,碗中是米白色的圆头米粉,上面一半码着卤肉片,另一半放上切成小丁的酸豆角、酸笋、萝卜丁和酥黄豆,沿着边儿每碗又各浇了一勺酱香扑鼻的卤汁。
除了阿砚那碗是小碗外,楚辞的那碗略大,孟晚和雪生都是一样的。
“米粉!”孟晚脱口而出。
常金花纳闷道:“你咋知道的?”她本来还想卖卖关子的。
孟晚随口就圆,“我在杂书上看过,娘,你怎么会做的。”
见他们都将米粉端到桌上,常金花把托盘一收,“我前阵子在店里碰到一对讨饭的祖孙俩,给她们买了几个包子,又送了两包店里的香酥羽脍。那老妇人见我面善,就大着胆子问我店里招不招人,他孙子可以干活。我见他们俩过得可怜,店里最近人手又确实忙不开,就让那小孩先在店里试试。”
常金花指给他们看在铺子里忙里忙外的一个小孩,“就那个矮的,叫来喜。”
孟晚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确实如常金花所说,是个身高矮小的小孩,也就一米四多点,灵活的在人群里来回上菜、收拾桌子。
“他多大啊娘?看起来有点小。”孟晚问道。
常金花帮阿砚把米粉拌好,放在他面前,“都十四了,就比咱家小辞小两岁。他祖母是个实在的,见我真收了来喜,又是磕头又是作揖的,既不肯跟他一起到后巷去住,还不让来喜在店里面吃饭,说是肯用他就是大恩了。我看来喜饿得精瘦也不肯在铺子里吃饭,就跟着他回家去劝他祖母,没成想他祖母就住在旁边巷子的枯井里,你们不知道,那枯井上面用干草盖上一半,来喜祖母就窝在
枯井能有多大的地儿,那么个老人起码有五六十岁了,想也知道过得有多不容易。
常金花是个很容易心软的人,她过过苦日子,才更可怜穷苦人。
“我把她带到后巷去了,给她和来喜分了间屋子住下。她过意不去,就见天的做点力所能及的活计,死活不肯要工钱。不要钱我也不能白用人家,就打算每月给她买十五斤糙米,她收到米又哭了一场,第二天就给我做了一大碗的米粉。我也是头次吃,没想到入口又弹又滑,竟比面条还劲道好吃!”常金花说到后面两眼放光,经过孟晚的调教她一下子就想到这个米粉也可以做成铺子里的吃食去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