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来,胤禛会答应年氏的请求,根本就不是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她这是因为要让年羹尧死心塌地的替他办事,所以才给了年氏一点儿甜头呢。
年氏得了保证走的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她到底是将门之女,就算身子弱,关键时刻怕是也不会退缩的,秀玉看着年氏的背影,想着。
关于这一点秀玉倒是真没猜错,胤禛的确是有事要年羹尧去办。
太子不是将胤禩的好些门人都下狱了吗为了不让胤禩以后翻旧账,也为了表示他抓人抓得有理有据,公平公正,他倒也顺手圈了几个别的皇子的门人。
这些人里当然是有胤禛人的,这些人是自己的门人,这事还是胤禛自己告诉太子的他是真没想到太子会把他的好几位门人也写进了批文里,这也是他为什么这么生气的原因之一。
太子抓了他好几个门人,自己抓他一个门人,想来他是不会说什么的。
这也就是他之前为什么会想让年羹尧不要回京,直接去面圣的原因。
人抓了,不回京,直接送到皇帝跟前,要怎么发落,那不就看皇帝的意思了吗
偏偏皇帝提前回京了,这人就不能由年羹尧来抓了。
他不抓人,可是他可以给胤禩的人透透风,胤禩的门人都被太子抓得差不多了,他就不信这样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能不动心。
要说他这八弟办事效率是真高,他这边让年羹尧去打探此事,并把这事透上几分给他,才过了三日,这人就被锁拿了。
他倒是没有自己的顾虑,这人由他的人带回了京城,然后送到了皇帝面前。
这事到此胤禛便不关心了,反正人不是他下令抓的,将这人送到皇帝面前的也不是他,太子就是要怪,也怪不到他头上不是。
胤禛因着这事脸上总算有了笑模样,他笑得出来,秀玉却是笑不出来了。
穿过来这么久了,她这个雍亲王府的嫡福晋还是第一次收到后院的女人送的礼。
或许这东西不该称作礼,称它为孝敬似乎更合适。
秀玉第一天告诉年氏,她应下这事了,年氏娘家的信和东西第二天就送来了。
来送东西的是年氏娘家的一个老嬷嬷,据偷偷跑去看热闹的雨骤说,那位老嬷嬷瞧着有些年岁了,通身的气派比齐嬷嬷也不遑多让呢。
这,秀玉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这位嬷嬷应该是年老夫人身边的老人了。
年府上给年氏送了什么秀玉不关心,左不过是些银子罢了。
秀玉不想关心这事,年氏却好像非要她关心这事,年府的嬷嬷前脚走,她的孝敬后脚就送来了。
秀玉看着这托盘上放着的千年老参,心中感叹着年府的财大气粗,也感概着年老夫人的爱女之心。
千年人参,这东西可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出来的,关键时刻这东西可是能救人性命的。
同样笑不出来的人,还有侧福晋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