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招杀鸡儆猴用得实在是妙,其他皇子也好,朝中大臣们也罢,一时间还真没人敢跟他闹了。
毕竟八阿哥这个例子还活生生的在这儿摆着呢,谁再闹,那他可就真成了傻子了。
时光流转,这一转,就转到了康熙五十七年。
朝臣们再次为了一件事争执不休,不是因为皇帝迟迟不肯立太子,而是因为要打仗了。
其实说是要打仗了都还不太准确,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皇帝厌烦了边疆叛军时不时的袭扰,要予以回击了。
皇帝年事已高,自然是不可能再次御驾亲征的,不过他从来都是要打便打,闲话少叙的性子。既然要打,那就痛痛快快的打一场。
群臣们也都知道皇帝为何会这般着急上火。
刚开始这场仗打起来,那还勉强可以算做是宗教之争。可这仗打到后头都快打到他眼前了,他就是再不想管,也得管了不是。
群臣没在这个时候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骁勇善战的大阿哥,不过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罢了。
至于皇帝会不会想起这个被他圈禁起来的大儿子,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不久之后群臣们就知道了,皇帝大概并没有想起大阿哥,因为他没了儿子可用,还有臣子。
这些臣子里刚好就有四川提督年羹尧。
年羹尧又要上战场了这事,胤禛是第一个知道的,秀玉是第二个知道的,年氏,是第三个。
年氏这些年还算受宠,前几年还生了个小格格。
秀玉对雍亲王府的这些庶子庶女算不上厌恶也说不上喜欢,不过是嫡福晋该做什么,她就做什么罢了。
年氏的小格格生下来的时候就瘦小,还没满月就病了,这下所有人就都知道了小格格这病,是胎里带的。
下人们当着年氏的面自然是不敢说什么的,背地里可就不一定了。
这样的下人秀玉见着一个就罚一个,只要让她连续撞见两次,这就就是不被赶出去,那也别想再受重用了。
或许就是因为如此,年氏来她院子的次数多了起来,只要小格格身子没有不舒服,她也会抱着小格格一道来。
比起弘历和弘昼她自然是更喜欢小格格的,毕竟臭小子怎么会比得过香香软软还眼睛大大的小丫头呢
有句话叫做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秀玉原本以为年氏会借着这事闹上一闹的,结果她不仅没闹,她瞧着还挺平静的。
直到小格格又病了,年氏鬓发散乱的抱着她冲进来找她,一边对她磕头一边求她救救小格格,她才隐约猜到她为何面对那些闲言碎语能这般平静。
她不是平静,她只是想给小格格积福罢了。
可惜小格格还是没能救回来,至此,年氏便消沉了许多,不过她这院子她还是会来的,她又不是不知感恩之人,谁好谁坏她还是能分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