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这件事的风向就又变了。之前在背地里嘲笑齐妃的那些人又开始在人前给齐妃说好话了。
都说是齐妃和贵妃的诚心感动了佛祖,太后的病才能好的这么快的。
进不了寿康宫的人都是这么想的,能进永寿宫的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秀玉虽然进不了永寿宫,可她能见着胤禛啊,自从她从胤禛口中知道太后已经开始按时喝药之后就知道她的病就算再重也是会有起色的。
太后出了一口恶气,自然就肯按时喝药了,再加上有齐妃在旁边劝着,她的病可不就好多了嘛。
齐妃得了太后的喜爱,她手上的好东西就流水似的进了长春宫。
在低位妃嫔眼里那些东西都是极好的,在齐妃眼里那些东西就只能是好的。更别说是在秀玉和太后的眼里了。
太后给齐妃赏赐了不少东西这事她是知道的。不过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齐妃得了太后的青眼对她会不会有什么影响,而是太后的东西岂是这么好拿的。
齐妃现下是被这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给砸晕了,等她回过味儿来她就该明白这些东西都是烫手山芋了。
齐妃的确回过味儿来了,且清醒得比秀玉想的还要快。
太后赏赐给她的东西好是好,可这些东西既然是赏赐,那就是不能动的,不仅不能动,她还得把它们找个地方好好放着,甚至还得让春杏每日都去看上一眼。
从前她对胤禛赏的那些东西都没这么小心翼翼过,这些东西不是烫手山芋又是什么呢。
可这东西她都收了,也答应了年贵妃要绣佛经,她就是想反悔,那也不行了不是。
她之前想狠狠教训年贵妃一顿,所以这佛经她特意找了那篇幅多的。
谁成想这东西转来转去最后又回到她手里了,这还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呀,她想着。
之前她还疑惑过年贵妃为什么总不出翊坤宫的门,现下她看着翊坤宫的小太监送来的这第一篇佛经总算明白了,她在自个儿宫里都是用练字这个法子来消磨时间的。
她以为年贵妃会把佛经抄完了再一起送来,这样她不就能将这事往后拖一拖了嘛,她也能歇口气了。
结果她愣是写完一篇就送来一篇,知道的她是给她送佛经呢,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和贵妃关系有多好了呢。
那些佛经的篇幅有多少她是知道的,因此她是肯定不可能全都自己绣的,不然她这双眼睛非得废了不可。
她原本是打算亲自绣开头和结尾的,剩下的就交给春杏去绣,她只用在她绣好了之后过过眼就行了。
年贵妃这么一弄,她不仅得自个儿绣开头和结尾,她还得盯着春杏,让她绣的快些,她要是在女红上还比不过年贵妃,那她真是怄也要怄死了。
就连坤宁宫那位现在都进不了永寿宫,就更别说年氏了,这么算起来,自个儿在这一点上也胜过了年氏,这样一想,她又觉得这事也不是那么难办了。
太后的病现在需要慢慢调养着,也就不需要她侍疾了,她每隔一日去永寿宫坐坐也不过是跟太后身边是嬷嬷说上几句话罢了。
太后虽然还是不怎么说话,可也会在她走的时候赏她个笑脸儿了,她觉得只要她多来这永寿宫,总有一日能得太后的青眼,因此哪怕长春宫离永寿宫不近,她该去的时候还是会去的。
她觉得既然她能去翊坤宫找年贵妃说话,那年贵妃就能来她这长春宫找她说话,因此她还得让人时不时的就去宫门口转悠,就怕年贵妃来的时候她是空着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