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玉听说允禵被胤禛派去守陵了这事是在给允禵送过吃食的两日之后。
这事不光她听说了,这宫里头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知道的。
胤禛一道圣旨发下去,别说是宫里人了,百姓们知道这事也只是或早或晚罢了。
允禵是两日前进的宫,当时胤禛应该和他有过一次深谈,很显然,他们兄弟二人这是谈崩了。
其实他们兄弟二人能直到现在才撕破脸已经是胤禛对允禵多有容忍的结果了。
不然就凭允禵回京后这段时日的所作所为,胤禛别说封他做郡王了,恐怕还真会把皇考给他的贝子爵位给收回来。
现在这样其实也不错,秀玉想,远离了朝堂也就是远离了是非,这样无论之后再发生什么事应该都牵连不到他身上了,他虽然没了自由,可好歹能平平安安的不是。
其实允禵是用不着去守陵的,只要他肯跟胤禛服个软认个错,他就算回不了军中去继续做他的抚远大将军在京中还是能捞着个闲职做个闲散王爷逍遥度日的。
光看胤禛没有在允禵出宫的当天就让苏培盛带着圣旨去他府上就能看出来了,胤禛这是在等允禵来认错呢。
结果允禵出了宫连府都没回,直奔廉亲王府就去了,这不是在告诉胤禛他是绝不会对他这个四哥服软的吗
胤禛等他本就等得心烦气躁,他还来了这么一出,也难怪胤禛没了耐心,不再等了。
他要走,胤禛肯定是要让人去送一送他的。
皇考里这么多皇子,现如今真得胤禛重用的就只有允祥和允礼。
别看允礼如今已经是郡王了,真要去送允禵,他还真差了点儿分量。
胤禛选来选去应该还是会让允祥去送他,不过这就苦了允祥了,他现在忙得连府都回不了了,身上就又多了一件差事。
虽然这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也能将他之前安排好的行程全都打乱不是。
等她又听说允祥替胤禛去送允禵去了,她就知道这事再无变化的可能了,也就没再关注过这事了。
毕竟她也愈发的忙了,能知道这些事都还是因为她身边有个雨骤,有了雨骤在,只要她稍微提上一句,雨骤就能把她想知道的事告诉她,倒是省得她浪费口舌了。
随着封后大典的邻近忙的可不止秀玉,还有她身边的齐嬷嬷和四个大宫女。
秀玉也找过胤禛,暗示他这个封后大典不必如此隆重,被胤禛一句这是祖制给堵回来了。
胤禛大概也觉得这两个字说出来太生硬了,想了半天嘴里又蹦出来一句,这是应该的。
虽然秀玉觉得这两句话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看在他肯多说句话往回找补的份上,也就懒得再辩驳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