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谁都不知道如果被改变的是一件大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是。
经此一事之后她更是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尽管她已经来到这个朝代这么多年了,她还是无法融入这个朝代的。
她听见胤禛来跟她商议和亲人选的时候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为什么要牺牲一个女子的终生幸福甚至是生命来换取这短暂的和平呢
和一次亲换来的或许只有十数年的和平,又也许连十数年都没有。
只要大清的皇帝同意和亲,对方就会来求亲,爷爷求了,有儿子,儿子求了有孙子,与其这样,不如一劳永逸。
要一劳永逸,就只能打了,打到对方怕,打到对方不敢再露面,更别提求亲了。
然而理智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别说被送去和亲的是一位公主,就算是有皇子被伏,被囚禁在了敌军营帐之中,大清的天子都是不会派兵主动跳起战争的。
这也是为什么她给胤禛的名字都是允禵和允礽家的格格们的名字的原因,她觉得她们能跟着阿玛一起被软禁但还活得好好的,就算是去和亲了,凭着她们的心性说不定会活得比在京城时还好。
当她听见十三弟妹的女儿也有可能要去和亲的时候她是真坐不住了,原是打算哪怕是要跟胤禛大吵一架也要让他把十三弟妹的女儿的名字从那名单里划去的。
如果不是胤禛暗示她十三弟妹的女儿不会真去和亲,她是不就这么算了的。
直到见到了庄亲王福晋,她终于得承认,这个朝代的人们和她的想法是有极大的不同的。
她觉得庄亲王福晋生性凉薄,对她的女儿并无多少感情,可她又处处在为她的女儿打算。
可要说她有多爱她的女儿,也不见得,据她所知,庄亲王家的小格格可是头一个进宫的,进宫时不哭也不闹,乖巧极了。
她那是乖巧吗秀玉不这么觉得,秀玉觉得这小丫头要么是被眼前的一切吓着了,要么是被她的阿玛和额娘哄住了,根本就不知道她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其他王府的小格格进宫,都是阿玛和额娘一块儿送进来的,大人们走的时候也是万分不舍的。
就只有庄亲王府上的小格格是被庄亲王府上的太监送进府来的,除了这个老太监,再无旁人了。
就连十三弟妹都知道要病着来见他,不管这病是真的还是装的,只要她倒下了,自己就不会因为她而为难了。
眼前这位庄亲王福晋是哪里来的底气跑来跟她说这些话的
是觉得她是瞎子聋子,什么都不知道,还是觉得她是个爱听好话的傻子,只需几句恭维,再加上几滴眼泪,她就会心软了
可就她这光打雷不下雨的样子,她也没真掉眼泪呀,秀玉想。,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