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是不去打扰胤禛的,偶然发现他披折子时表情挺有趣,她就时不时来看看,还越站越近了,后来她发现胤禛看见她来了也并未说什么,干脆就在离他不远不近的地方也放了张案几,那案几上每日都会换热茶和糕点,她若是不忙也会去坐坐。
她又不用批折子,搬去的案几自然没有多大,也就只让人每天都换两三碟子新鲜的点心和一杯热茶罢了,毕竟还要留出个地方让她放点儿账本或是旁的什么,这样她不就和他一样有事可做了嘛。
然后有一天她突然发现案几上的点心从两三碟子变成了四五碟,茶也成一杯变成了两杯,她的账本儿倒是没人敢动,还在它该在的地方。
她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后来坐下了她都还在想,她这案几就这么大点儿,东西多了,她的账本应该放不下了才对,可它怎么还在这儿呢
这下她也不看账本了,开始看案几了。然后她终于明白这案几为何能放得下这么多东西了,它是和之前那个案几一模一样,不过它比之前那个案几要大上一圈,也难怪它能多放些东西了。
她看了一眼案几上多出来的那杯热茶,又看了看那碟明显被人动过的长春卷,陷入了沉思。
她甚至在想,她今日要是一直坐在此处,胤禛是会看着她吃吃喝喝无动于衷,还是会走过来也吃点喝点儿呢。
她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给胤禛留点儿面子,只在那儿待了半盏茶的功夫就去忙别的去了,时间一久她也就习惯了,毕竟甜的糕点再好吃吃多了也会腻,这时候有一块咸口的点心在手边也挺不错的不是。
想起这些事秀玉突然被逗笑了,她其实想问她这两位妯娌,这些事就算她敢说,她们敢听吗
她分别看了她这两位妯娌一眼,发现她们也都在笑,只是那笑跟她的笑可不一样,她们的笑怎么看怎么意味深长,甚至好像还有点儿不怀好意。
看见这笑她终于明白;年氏为何要走这么慢了,她这是觉着胤禛因为年羹尧的折子变得更忙了,就算他把案几都搬到坤宁宫来了,那也是只要这事还没定下胤禛就会接着忙,这么一看胤禛的确是因为忙着这事一天也跟她说不了几句话,也难怪年氏要躲着她了。
今日出宫是有正事要办,还真不能就这么任由年氏磨磨蹭蹭的,这么想着秀玉便转身看了年氏一眼,然后年氏终于走得比之前快些了。
秀玉看年氏这样还真担心她随时都会晕过去,好在年氏虽然走得慢些,到底还是坚持着到了养蚕所,也算是有惊无险了。
廉亲王虽然被皇上训饬了,可廉亲王福晋和皇后的关系还是极好,这事经由那几个有幸陪同皇后的官眷们口中说出之后迅速传开了。
不过这廉亲王福晋毕竟是女子,因此这事传了一段时日就无人在关心了,所有人现在关心的都是青海的叛虏进京受俘之事。
抚远大将军打胜仗,青海收回来了,这事举国上下人尽皆知。可他们都只是听说,能知道抚远大将军姓甚名谁已是他们多方打听的结果了,旁的就打听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