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说他是一介武夫,又怕这话把他爹气出个好歹来。
他想说他并非有意为之,又摸不清皇上生气是因为他写贺表不认真,还是因为他把朝乾夕惕写倒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你上这贺表,究竟是来恭贺朕的,还是在告诉朕,朕德不配位”胤禛看年羹尧没个反应,到底先开了口。
“皇上圣明,臣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年羹尧忙高声道。
“臣是一时疏忽,臣一时大意,臣罪该万死”年羹尧越想越觉得他这回是错大发了,接着大声说道。
“一时疏忽”胤禛重复了一遍这个字。
“在这种事上你都能一时疏忽,那在战场上呢,你是不是也时常一时疏忽”胤禛说道。
“朕的将士们是否因为你的一时疏忽丢了性命,边关的百姓是否也因为你的一时疏忽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胤禛高声质问道。
被皇上这么一问,年羹尧总算明白皇上今日为何传召他了。
皇上这是要处置他了,那个贺表就是个由头。
就算没有这事,皇上也能找别的理由来处置他。
皇上这是在问他在战场上有没有疏忽大意吗不,皇上是在问他,他经不经得起查。
他是抚远大将军不假,可他这个抚远大将军最开始是暂代的,那些兵与其说是他带出来的不若说是允禵带出来的。
他们在战场上听他的,不过是因为他们要保家卫国,下了战场还真有那不怎么听他令的。
当然,这种情况只在他刚暂代抚远大将军之职时偶有发生,后来就再也没发生过了。
当时他并不在乎有些将士和副将们对他是真的心服口服,还是表面上装了装样子,只要不给他惹麻烦,便罢了。
现下他们都回京了,他是人人称赞的大英雄,他们就算是跟他、面和心不合,那也得合。
他们合,是因为皇上倚重他,但凡皇上向外透漏一点儿想处置他的意思,他们别说与他面和了,不落井下石就已是极好了。
皇上这话其实问的极有意思,皇上问,是否有将士因为他的一时疏忽丢了性命,这其实是在告诉他,已经有人对他落井下石了。
他不傻,立马就想起了有人告御状这事,然后他就真傻了。
拼着性命不要也要告这御状,可见是出了人命官司。
可他这些年早就不亲自去办这种会脏了手的事了,都是他手底下的去办的,除非皇上把这人姓甚名谁告诉他,不然他还真想不起来是谁告了他这一状。
皇上就差把那人的诉状也往他脸上扔,然后问他认是不认了,之所以没这么做恐怕还是因为他有军功在身罢了。
现在认,皇上顶多就是降了他的职,现在不认,他恐怕就得进刑部了。
他不傻,所以他挑了轻的罪认下,现在就看皇上是不是念旧之人了。
皇上降他的职倒没什么,他的前程他自己还能挣回来。
就怕他小妹听说他被降了职就去给他求情,那他才真是错大发了。
年羹尧担心的,其实也是胤禛担心的。
年羹尧担心此事,是怕他小妹被他连累。
胤禛担心此事,是怕年氏会被吓出个好歹来。
年氏的确被吓着了,她听说他次兄被贬作了杭州将军之后一口气没上来,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