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个伯母不理,不代表胤禛这个四伯也能不理,这事都是因为胤禛给允禟改了名字闹出来的,他管一管这事也是应该的不是。
这个小丫头不是闹着要离宫去陪着她阿玛额娘吗,她要出宫,自己可做不了主,她大可以去找能做主的人,她不敢去找也不要紧,自己帮她找便是了。
“你去告诉那些小丫头,她们谁想走都行,不过走之前总还是要一家人在一处吃上一顿饭的,让她们放心,既是一家人,那必是一个不少的。”秀玉想了想,说道。
事实证明,胤禛的名号可比她的名号好用多了,她就只是让小谭子去传了几句话,她们就不敢闹了。
显然,她们也是有害怕的人的,她们怕是人,就是胤禛。
也对,除了她还真没人跟胤禛同桌吃饭还能吃的饱的,毕竟胤禛极有可能挑她们的错处,她们当然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了。
其实她刚来这个朝代时胤禛也是在饭桌上挑过她的错处的。
倒不是她餐桌上的规矩礼仪不过关,胤禛挑剔她,是因为她实在吃得太慢了。
胤禛自己就是个吃东西细嚼慢咽的,结果秀玉比他还要细嚼慢咽,他虽嘴上不说,言行举止之后到底也透露出了几分不悦来。
秀玉其实也知道她这一顿饭下来要用上小半个时辰是有些久了。
她之所以这样也是怕不小心吃了原身从不吃或是不爱吃的菜在胤禛面前露了马脚,这才吃得慢了些,就算胤禛面露不悦,她也没打算立马就改。
她这会儿正病着,吃饭慢些怎么了,她今后还有跟胤禛吃这么多回饭,凭什么要她改,胤禛改不行吗那时她是这么想的。
最后在这件事情上是她二人各退了一步,她吃东西比刚来时快了点儿,胤禛吃东西比他平时慢了一点儿,她和他才能好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这这件事情上胤禛都能退一步,也不知道在旁的事上能不能也退一步。
胤禛说他虽然接了允祥的女儿进宫来认作的养女,那是怕有人说他在这件事情上有失公允,他就是做个样子,并不会真的将自己的这位侄女远嫁蒙古。
胤禛这话骗骗别人还行,骗他身边的人就不行了,别说她这个枕边人了,恐怕就连允祥也是骗不了的。
允祥这几年天南地北的跑,一是因为他真忙,二嘛,恐怕就是因为他不敢回京,他要是回京了,肯定会忍不住求胤禛别将他女儿远嫁蒙古,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兄长,他难以抉择,只能躲开了。
妙英能逃出后宅这方寸之地去过自在逍遥的日子出力最多的人是允禩不假,不过她也是出了力的不是吗。
她既然能和允禩联手,将妙英保下来,那她和允祥联手把他女儿保下来应该也不是全无可能,现在保下这个小丫头缺的就是个时机,就是不知这时机何才会来,秀玉想。
宫里有人闹,只要是后宫之事,她都管得,宫外有人闹,除非闹事之人是皇子,不然她还真懒得管。
做了这么多年的四福晋,又做了好几年的皇后,秀玉自诩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她是分得极清楚的,她懒,不想惹麻烦。
可眼下就有一件事她不知是该管还是不该管,就又为难上了。
弘时去过安王府搭的粥棚,这事她是知道的,她那时就知道弘时不可能就是光去瞧热闹的,因此便让小冯子关注着这事,若生了什么变故,立刻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