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第二十三招时,二人的长剑第一次相触,并且很没有默契的击实。剑上劲气反震的一瞬间,两人身躯如遭电击,不由地齐齐一震而因为长剑的轻重差异,及剑招风格的迥然不同,这次交击于左冷禅稍稍有利,其剑上雄浑的力道直接将岳不群轻灵的长剑荡了开去。但岳不群的功力并非易于,同样将左冷禅的长剑击得微微一顿,剑速大减,岳不群则毫不迟疑的趁机变招。好在华山剑术本就以轻灵迅捷见长,岳不群反应也十分及时,总算没有失了先手,落在下风。
对此,左冷禅并不意外,他很清楚,岳不群要是如此轻易便落入下风,那也配不上他之前那般特别重视了。至少,通过刚刚的一次硬碰硬,左冷禅也粗略的感觉到,岳不群的功力比他只稍逊了不到半筹。
叮铛叮叮叮叮叮
一旦有了第一次兵刃相接,自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轻重不一的交击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但因兵刃交击后反震之力颇大,需要及时卸力、换气,两人的出招速度不免稍稍慢了些。
如此一来,交手的凶险程度不仅未曾降低,反而成直线上升。毕竟,兵器没有相交时只算是比拼双方的招式精妙及应变能力,而此时每次剑刃相触,也完全不同于两人拿着大刀傻傻的对砍,剑招中双方发力的角度、蓄势出招的习惯、手臂手腕的旅力,以及灌注在剑上的真气,都会影响剑器相触后的结果,或是稍稍一顿,或是方向偏转,或是直接反弹而回
这已经是双方综合实力的比拼,“随机应变”在此时尤为重要
丰富的战斗经验有助于预判对手的攻势、力道,炉火纯青的剑招能在危机下应对有方,但在二者之间充当链接桥梁的却正是个人的反应能力,三者结合就是“随机应变”。因此,高手决斗或许激烈而短暂,但以全面性、复杂性而论,却不亚于两军相争,双方在战前的种种积累,包括整合自身实力、探查敌情、预先评估谋划等等,以及战时的种种手段,包括测敌、知敌、惑敌、诱敌、破敌、毙敌等等,都会影响到最后的胜负。
随着交手时间渐长,二人都对敌我双方的各种软、硬实力了然于心。在力量上,左冷禅凭着身材壮硕,嵩山剑法雄浑霸道,功力高深的优势,力气比年纪小了他近十岁的岳不群强出不少,算是硬实力;在技巧上,二人于各自门派的剑术上的造诣差不多,都极为接近招式变化自如的境界,算是不相伯仲;在速度上,华山武功向来以轻灵变化见长,岳不群本身也擅长轻功身法,更兼其心神强大而敏感,所以无论内里的应变速度和外在的出招速度,岳不群都稍胜左冷禅一筹,算是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