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慢慢翻看着以前从未见过的书刊,一双眼眸散发着异样的光芒。
这书中的内容好似给他打开了一片新思想的大门,让他的心神都震惊到无以复加。
同样是读圣贤书,他感觉自己以前的很多想法都是错误的。
黄景如饥似渴地浏览书籍,汲取着其中的学问。
数日之后,黄景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袱出门。
他已经将自己的形象重新打理了一番,从一个人近中年的农夫汉子,再次变回了年轻清秀的高大书生。
回首看着这处住了许久的简陋茅屋,黄景眼中洋溢着满满的斗志,和对前途的激情,不再是过去那样的颓废不堪。
如今,他已经找到了能够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他的人生将变得有意义。
“陆正……”
黄景轻声低语,他不曾听闻此人,但现在将这个名字深深记了下来。
黄景抖了抖肩头的包袱,转身迈着矫健轻快的步伐下山而去。
黄景心思转动,县里还有如他这般不得志的读书人,或许可以给他们传道解惑,然后联合起来……
……
稷下学宫,位于齐国都城附近的一片灵秀青山之中。
传闻孔圣曾在此地传道立学,而后有王朝在此建造学府,以兴儒学之道。
这座学宫传承数千年,期间历经过几次兴衰,却一直都没有断过传承。
在稷下学宫之中还有几座圣山,其中有着几位儒道圣人留于世间的文宫。
不过并没有孔圣人的文宫,据说是因为孔圣立儒学之道,使自身文宫和儒家大道相合,将自身修行的儒道文气散布于世间,以教化众生……
如今稷下学宫之中最重要的那座文圣山,供奉着孔圣以及其他圣贤,其中的文宫则是后人所建来供奉儒道香火,有诸圣先贤之意存于庙中,但不是一般人能够得见圣贤。
哪怕是历代的学宫祭酒,也不会随意去沟通圣贤意念。
当然偶尔有一些惊才绝艳的儒家弟子会通过重重考验,能够有幸进入那座文宫去祭拜圣贤们。
甚至还可能得到一两位圣贤显灵点拨一下。
如果得到那样的待遇,以后在整个齐国都是前途光明的。
当初陆正跟公羊明了解稷下学宫的情况时,就知晓公羊大儒年轻时也曾去那里拜圣,不过没有见得孔孟圣人,而是与另外的圣贤有过极短的交流。
而只是那么一番交流,就让公羊明受益匪浅,一路修儒顺遂,直至大儒之境,被齐国朝廷任用为稷下学宫的夫子,还封了个上大夫官职,享学宫和朝廷的两份丰厚俸禄。
这样的待遇,已经是无数人一生仰望而不可见。
然而到了如此,公羊明却是放弃了学宫夫子的身份,去到了北域那种偏远地区。
事情传出去的时候,直接在整个齐国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有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
最后还是稷下学宫出面说明了一下,说公羊大儒只是暂时出去传道授业,才勉强将风波平息了下去。
而因为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好奇关注到北域那边,之后了解到陆正,以及刚刚兴起的太平域。
要不是太平域那里离齐国实在有些远,不然齐国的好些学子都想过去瞧一瞧,到底那些传闻是否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