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视外书房如龙潭虎xue,如果可以,巴不得一辈子不踏进去半步。
可林绛玉却很喜欢。
贾滟也不是很懂林绛玉这个连字都还不会写的小男孩,怎么会喜欢听那些清谈。
林黛玉却笑着说:“听不懂也能听啊。舅舅的卿客里,有个叫詹子良的,很擅长工笔画。还有一个山子野的,对园林的布置十分有心得。我们家宅子的图,就是舅舅叫他们俩一起画出来的,对不对?绛儿还说,有个叫程日兴的,很会画美人,围棋也下得很好。”
贾滟眨了眨眼,心里对林绛玉有些内疚。
她看向林黛玉,叹息着问道:“玉儿,我近日是不是光顾着忙府里的事情,疏忽了你和绛儿?”
“没有。”林黛玉清丽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跟贾滟说道:“太太不是常跟我和绛儿说,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会有自己想要跟太太分享的事情,也会觉得没必要什么事情都要跟太太说。绛儿喜欢跟着舅舅去外书房,也喜欢跟那些门客聊天,他回来会跟我说一些事情,有些事情他也不会说。”
这倒是实话。
贾滟一直鼓励两个玉儿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在荣国府里那么多丫鬟婆子们看着,也不担心他们会有什么事,她对两个玉儿的事情已经逐渐放手。
只要两个玉儿不会因为她没有事事过问,而感到失落,那就很好。
贾滟伸手摸了摸林黛玉的脑袋,然后悄声跟她说:“锦绣坊的事情,你父亲已经知道了。”
林黛玉有些意外父亲这么快就知道了,毕竟之前贾滟还在愁着怎么跟父亲说这件事情的。
贾滟将林如海是如何得知此事,陆清洛又是怎么能顺利上京的事情告诉了林黛玉。
不管对她和弟弟,还是对贾滟,父亲都能不拘泥于世俗之见,林黛玉感到很高兴。
她开心得一把抱住贾滟,笑着说道:“我早就说了,便是父亲知道了锦绣坊的事情,也不会说什么的。”
父亲总是这样,像一棵大树似的为他们遮风挡雨,令人觉得安心。
贾滟正和林黛玉说着话,夏堇进来说马道婆来问安。
马道婆是贾宝玉的寄名干娘,有事没事就喜欢到荣国府向贾母和王夫人等人请安,说是请安,实际上是来打秋风骗香油钱的。
这个马道婆神神叨叨的,灵不灵验贾滟不清楚,但挺有些本事的。
贾滟记得原著里王熙凤和贾宝玉都被她害过,要不是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出现,这两人大概就一命呜呼了。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更何况是这种收钱办事的神婆,没什么是非观。
每次马道婆到荣国府,贾滟都比较注意不能得罪了她,不然还不知道她背地会用什么旁门左道的伎俩害人。
贾滟让夏堇请马道婆进来,马道婆见了林黛玉就夸奖道:“林姑娘如今越发漂亮了,气色也比从前好些,都是姑太太平日功德做得多。”
说着,又从怀里掏出几张符给林黛玉,“这是平安符,姑娘带着,可保出入平安。”
林黛玉微笑着接过,礼貌道谢。
这时,史湘云从荣庆堂过来,贾滟让林黛玉陪史湘云在西书房读书玩耍,自己则是在正房里陪马道婆说话。
贾滟亲手煮了一壶普洱茶,倒了一杯递给马道婆,笑着问道:“师太从哪个院子过来呢?”
“我如何有这么大的福分,还让姑太太亲自给我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