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燕园,蝉鸣声声,北大82级学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毕业季。
449宿舍有三名学生留下来继续攻读硕士,分别是高凡、陈川林和吴子贤。他们仨也正好是宿舍里年龄最小的,高凡是刚满20岁,陈川林和吴子贤都只有19岁。
老大顾松涛留在北京,被分配到了国家计委。老二胡冬明回了原籍穆阳省,进入了财政厅这样一个公认的好单位。老四何旭杰也回了原籍,他的工作单位是赤北省经委,也是实权在握的。这三人未来应当用不上大学里学的化学知识了。
老五潘畅进入了两年前新成立的石化总公司,据他自己说,会先到石化设计院去当一名画图纸的技术员,至于之后如何发展,就看自己的能力了。
老三王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仍然是学化工专业。在大家向他祝贺的时候,他牛烘烘地表示自己是到美国去给大家打前站的,未来谁要去美国发展,尽管找他就是。
当然,作为情商在线的他,说完之后又赶紧补充了一句,说大家呆在国内,肯定都是前途远大的,不像他这样背井离乡,未来在美国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饭碗。
大家自然是反过来恭维他从此就脱离发展中国家了,以后吃牛肉喝红酒的时候,不要忘记在家乡吃馒头喝小米粥的同学们。
毕业典礼的时候,高凡没有看到夏诗慧。袁小艳特地过来找高凡合影,之后告诉高凡,夏诗慧在半年前跟她的导师外出做项目,后来就没有消息了,跟谁都没有写过信。
高凡的中学同学也同样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
黄春燕保了复旦本校的研。据说徐云曾邀她报考中科大,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复旦。不过,她和徐云的交往已经是公开的事情了。这个年代,车马很慢,异地恋的保质期还是很长的。
高凡的死党方瑞在大三的时候突然产生了出国的念头,并迅速考下了托福。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拿到了美国麻省理工的奖学金。
另外一位出国的同学是张伟,他此前心心念念想考研前往浦江,圆少年时候追求黄春燕的梦想。后来,他知道了徐云的存在,万念俱灰,便也选择了出国,这一次是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
方瑞的出国担保是高凡帮助联系的。以高凡的意思,他也同样可以请鲍勃为张伟提供担保。不过张伟最终婉拒了高凡的好意,而是联系上了美国奥丁工厂的一位名叫丹皮尔的职员。
丹皮尔几年前曾作为奥丁工厂的代表到茂林省来谈判与茂化机的合资事宜,张伟阴差阳错地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后来居然就熟悉起来了。
茂林大学的莫晓波和茂林财经学院的肖佩都留在了省城瑞章,单位都很不错。
……
两个月后,在北大86级新生的迎新现场,高凡遇到了徐盈,她身边跟着一个眼睛大大的女孩子。
她叫林若伊。
(第一卷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