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习、修行、精进武艺,并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对自身暴涨力量的掌控之中。
这沉淀的过程,于他而言至关重要。
他的突破如同火山喷发,迅猛而剧烈,力量层次跃升太快,以至于根基虽在,但细微处的掌控却难免有些虚浮。
此刻静下心来,如同工匠耐心打磨璞玉,一点点熟悉、适应、驯服体内那磅礴却稍显桀骜的力量,使其真正如臂指使。
他很喜欢这种忙碌却内心宁静的生活。
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前往藏经阁浩瀚的书海中徜徉,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前人智慧;日上三竿时,便回到小楼前的空地,或是于静室之中,反复锤炼肉身,演练刀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收敛那因生死劫韵而自然外溢、令人心悸的神意。
他的修为境界并未提升,但随着掌控力的与日俱增,对力量运用的效率更高,招式更趋圆融,所以实际的战斗力在稳步而显著地增长。
在心灯那澄澈光芒的照耀下,他更能清晰地“看”到自身武道、乃至气息运转中的诸多细微破绽与不谐之处。
而藏经阁内那海量的藏书,便成了他寻找“补丁”和“解决方案”的宝库。许
多破绽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盲目修补甚至可能导致招式威能下降,或引出更多新的问题,修补一个bug容易冒出来一大堆新的bug,因此,一个清晰、系统的修复思路至关重要,而这思路的构建,必然需要涉猎更广泛的法门,融汇更庞杂的知识。
这一切,都依赖于藏经阁的积累与他自身的悟性与积累。
高见深知,此刻的每一分耕耘都关乎未来的根基,每一个知识的获取都可能成为关键时刻的转机。
他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平静时光,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日修行十个时辰以上是常态,完全沉浸在了提升自我的世界里。
日子便在这样充实而单调的循环中悄然流逝,如同溪水静静流淌,冲刷着鹅卵石的棱角。
很快,十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天,高见正在小院中凝神练习对神意的收放,力求将那生灭劫韵的余波彻底内敛,不露分毫。
忽然,一阵略显迟疑的敲门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咚……咚咚……”
高见缓缓收势,周身那隐而不发的凌厉气息瞬间归于平静。他走到门边,平静地拉开了门扉。
门外站着的人,让他目光微动。
是水苍苍。
那位曾经沧州水家的公子,昔日与高见也算有过一段交情……
此刻的水苍苍,面容比起往日清减了许多,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复杂神色,早已不见当初世家公子的骄矜。
他穿着朴素的太学弟子服,站在那里,眼神有些闪烁,似乎不知该如何开口。
高见看着他,没有说话,只是静待对方表明来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