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1314.朝生暮死,生生不息

1314.朝生暮死,生生不息(2 / 4)

可以说,它就是土壤的雏形,只要再有持续的有机质输入(马兰草入冬后叶子枯萎返还大地,野生动物和放养的羊群的粪便排泄物),稳定的水分供给(超级马兰草冷凝空气中的水分,从地下含水层吸收的水分通过呼吸作用和细胞代谢释放出水分),以及避免破坏。

经过几年,十几年,即便几十年,这里就会变成真正的土壤。

哪怕贫瘠,哪怕脆弱,那也是土壤,不再是沙漠……

当然,还有人工的干预。

老支书巴图朝鲁见骆一航和王绍鹏蹲在地上研究这层结皮。

开口询介绍道。

“前些日子有林业局还有啥科学部门的人过来,在社区里选了一片地方,挖了好多浅浅的池子,可大了,一百多米长,说是要养啥藻,不是吃的那个枣,是水里头的,就为了沙子上长得这个皮子吧?”

“蓝藻。”王绍鹏笑道,“就是为了长这个的,叫土壤生物结皮。蓝藻可是好东西。它在生长过程中会持续分泌多糖,能将松散的沙粒粘成片。”

“而且沙漠中最核心的问题除了缺水,还缺氮,氮就是养分,即便超级马兰草也要氮才能长的快,蓝藻具备生物固氮能力,它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氨态氮,提供基础肥力。”

“最主要的是这东西抗造,干旱的时候脱水休眠,遇水快速复苏,跟三体人似的,不用驯化就能适应沙漠条件。”

“繁殖也快,长得也快,只需要少量的水,少量的营养物质,就能培养,便宜又简单。”

“一个10到15公分深,1500平米的大池子,每天能收一到两吨,注意是每天。”

“施放也省事,晒干了揉碎了随便撒就对了,一两个月就能形成结皮,比自然条件下快二十倍。”

王绍鹏聊起来就来劲了,当当当滔滔不绝。

骆一航扭头看着他,“呦,可以啊,没少做功课。”

王绍鹏回望着骆一航,骄傲道:“再怎么说我也是杜教授的学生,虽然学的不咋样吧,连亲传……外门弟子都没混上,顶多算记名弟子。但老爷子研究了一辈子土壤,这点基础东西我必须知道啊。”

对咯,他也是杜景教授的学生,管齐若木叫二师兄,管文英叫大师姐的,混的时间长了都忘了。

杜教授也是可怜,桃李满天下,传他衣钵的没有几个。

大弟子搞育种了,名气比杜教授还大。

二弟子搞肥料了,即便现在在弄盐碱地改良,但那也属于综合学科,根子在蚯蚓粪上,还是肥料。

小徒弟原本是最有希望继承衣钵的,但被师兄师姐支使着到处跑,知识都快学杂了。

就连王绍鹏这个学的不咋样的,现在也改行当了商人。

也不知道杜教授是高兴呢,高兴呢,还是高兴呢。

回头他再被人介绍的时候,是介绍说“这位是育种4.0技术开创者文英院士的老师。”

还是“这位是上覆下改控盐培肥技术发明人齐若木院士的老师。”

或者“这位是市值超千亿农盛集团总经理王绍鹏的老师。”

文英和齐若木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能评院士,农盛集团也肯定能超千亿。

一门三院士,杜教授出门得横着走。

但如果,学生比杜教授先评了院士,那就有意思了……

很有可能,文英在入职清音农业的时候就已经是杰青,并入选了万人计划,35岁以下“青年拔尖人才”,距离院士只差一步。

杜教授现在也不过是候补院士。

听听,用的“不过”,脸得多大。

也没多久了,八月份就会公布候选名单。

——

一番打岔之后,骆一航又问道:“蓝藻这么强,怎么之前没有用上?”

他是真不知道,藻类微生物这些不熟。

王绍鹏耸耸肩,“一直在试验阶段,蓝藻虽然抗造,但也不是没有极限,播撒下去半个月如果没有水补充,也会死的。在沙漠里补水难度可就太大了。而且这东西太轻,一阵风就不知道吹到哪儿去了。”

“不过这次是要大规模应用了。”王绍鹏说着,向着身边草原一指,“现在就不一样了,超级马兰草已经扎根,有冷凝的露水补充,而且还能挡风,依托于此,条件终于满足咯。”

是啊,有了这片依托,什么都好东西都能试试了。

超级马兰草的诞生,解决了从零到一的问题,剩下的从一到一百,一千、乃至一万,都可以交给其他科研工作者,以及大自然的伟力。

自从这片草原生长起来以后。

中科院的环境所,农科院的沙漠研究所,西北大学等等多所科研机构都设置了研究站点,研究生态保护和物种多样性。

一片大草原只有一种植物肯定是不行的。

最新小说: 不配 捡到落魄雌虫上将后 天灾囤货:开局一口锅 [清穿]给乾隆当弟弟的那些年 撩到美人仙尊后我揣蛋了 后宫生存日常 斩妖武圣从炼虫开始 斗破之萧族冰圣 叶尘池瑶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洪荒:这个道祖太卑鄙,魔祖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