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说怨,刘守备此时最怨最怨的还是宋福生。
你干啥哪,寻思啥哪,你不给我个台阶下呀?
信息不对等。
昨日以为要硬碰硬,今日人给他送回来。
宋福生也顾不上旁人了,哪有心思给别人台阶。
他甚至都没空分析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心里不停合计着,富贵跑出去多远。
其实前后脚,差不了多长时间。
但挡不住富贵那人一着急,怕他这面出什么事儿,容易将马匹抽伤了,冒着自己掉下马的危险,也要策马奔腾。
必须追回富贵啊。
宋福生习惯性的摸向女儿送他的手串。
以前焦虑时,宋福生是用指甲狠掐手心,自从有了这手串,他就改成摸手串。
不追回富贵,宋福生心想:
他就完了。
那封信里,他和皇上说不着以前这里是什么样。
他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他的职位是会宁知县,不是皇上派下来调查贪腐的御史钦差。
要是说以前黄龙府如何,旁的什么县如何,很多官员不作为或者胡作非为,皇上还会以为他手伸的太长。
怎么,合着就你一个好官?你才到那里几日啊。
让你去干知县,你给朕上书的这是什么玩意儿?
所以说,信里非要提,就要以事实为基础。
他是会宁县令,他只能以目前接任会宁县的角度向皇上阐述问题。
他信中的立场,只能以会宁百姓的物价说事,以他路上出的事扯出万家,万家又在会宁有多少买卖说事。
列出证据指明会宁物价高,和万家垄断欺压许多商户密切相关。
而万家为何敢如此猖狂,暗指保护伞是地方大将柳将军。
这份暗指,宋福生在信里还没敢写太透。
因为没有证据。
并且,宋福生写信时就知,这封信到了京城,至多在皇上心中扎下一根刺,根本不会在柳将军的问题上给予什么回应,倒是搞不好会得到一顿训斥。
不过,那时他想着,训斥怕啥的,只要有那么一根刺能扎在皇上心里就不白忙。
毕竟,有些事,或许当下不算什么。
当下,皇上可能要思虑的因素太多,比如要保证南方正在征战,北方要稳妥太平。
但是将来,当柳将军又作起来,再扎下一根大刺时,或者皇上想办人时,那这小刺啊,它就起了大作用。
他写信抱的态度也是如此。
这根小刺只要有可能起到大作用,他就不白写,他宋福生不能白白受柳将军这份气。
君子报仇,十年还不晚呢。
可是眼下,人给他送了回。
不是说他这口气就顺了,面子有了就算了,与那些通通扯不上关系。
什么面子里子,他这人最不在乎面子。
而是柳将军派人给万家兄弟全还了回来,并且还来了份手谕,任何人不得干扰他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