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是如此说,他心底却是毫无底。
老胡这人勇力倒是比不上他,可驯马、夺马的能力却是上上承的。
“都伯威武!”
一时间,二人放声大笑,周遭本部军士本是含泪的此刻也不由被逗笑了。
三千新军,说新军也不似新军。
他们虽说是今年开春初征召入伍的。
可实际上,一部分军士早已在去岁的汉中激战时,便应征入伍参与了对抗曹军的战争。
甚至,一部分还是东州兵出身。
诸如老胡这样的,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军。
眼见着周遭军士有的扭头望着逐渐模糊的城头含泪而哭,有的则情绪低落或者强颜欢笑,关平看在眼里却颇不是滋味。
挣扎良久,他却不自觉间吼出了一句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矣!”
“咦,坦之兄好句。”
“少将军,文采果然斐然成章。”
转瞬间,无心而出的一句名句,却忽然就成为周遭诸人崇拜的对象。
望着从旁诸众的崇拜目光,关平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说着:“诸位,过奖了!”
一边说着,他也是一边心里念叨着:“养浩兄啊,对不住了啊,你的时代还有千多年呢,我这就先拿来用了啊。”
是嘛!
穿越者嘛,不当当“文抄公”,又怎么对得起这个身份?
不过这句名句用在这里还是很合事宜的!
要天下太平,要太平盛世,这些军士又何故需要背井离乡,前往前线征战?
安安稳稳的做一世平民,安居田园生活不香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看看陶兄的田园生活过得是多么的惬意。
采采菊,走一走,做做诗,就是一天的生活。
大约又行进了数里,直到成都城的轮廓完全消失于视线中时,军阵中的军士才逐渐恢复了平静的情绪。
此时,望着一旁身长七尺五左右,面相儒雅却又孔武有力的一员青年,关平不由一手扯着绒毛,一手提刀,笑着道:“黄兄,依你之见,你以为我军下一步应当如何进军?”
“嗯……?”
“少将军,你在问我?”
闻言,黄崇颇有些意外之色,惊道。
“哈哈哈。”
大笑一番,关平抚摸着额下隐约间冒出的青须,说着:“那当然了,令尊文武双全,现已奉主公之命调往荆襄辅助家父。”
“黄兄想必既然为黄将军之子,谋略定然不俗,还请教吾!”
说完,关平也是笑着道。
他倒不是真的毫无主意!
想法还是有的……
只是有些不完善,还是要听听众家之意见方才是鼎立之道。
再说,兴复汉室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少则十载,多则数十载……
这都太正常不过了!
不可能都全靠关平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