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332章 庞大的宗室群体【第三章,谢谢朋友推荐和月票,真的感谢!】

第332章 庞大的宗室群体【第三章,谢谢朋友推荐和月票,真的感谢!】(2 / 3)

在他的印象里,河南在后世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农业大省,耕地怎么着也是过亿亩的,可比山西少雨多山强多了,怎么着也要比山西富吧?怎么反过来了,反而山西比河南还多一倍?

田珍沉默不语,众臣默然,看着所有人都不吭声,刘卫民突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

河南有周王、唐王、赵王、崇王、潞王、福王、郑王七位亲王,其中福王占地三万顷,是田地最多的一个亲王,除了神宗皇帝给每个儿子万顷外,事实上这些王爷们在河南并无这么多,而他们的田地也并非全都在河南一地,而整个河南王府拥有田地不过七万顷王庄田地,按照后世一亿亩田地计算,去除百姓缴纳的八百万亩田地,去除七万顷,剩下的田地哪去了?

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无论是现在,还是几百年后,他都相信,热爱田地的心从不会改变,但凡可以耕种的田地,也绝不会视而不见。

田珍也不再与眉头紧皱的刘卫民多言,转而向皇帝深深一礼,说道:“臣以为,朝廷已不堪重负宗室之俸禄,臣恳请陛下,当以万历四十八年之例,以朝廷见给之数禄银二十万六千为定额,除亲王本人定额外,各王府宗室多寡均定。”

刘卫民更是惊讶了,用“二十万六千两”给十三万三千在籍宗室发放俸禄,一人合不到二两银子?

周王、晋王、鲁王、楚王四个王府是人丁最多的王府,周王田地五千顷,在籍册人丁五千多人,每个人平均算是百亩。

事实上根本不能这么计算,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将军、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个等级,周王不是福王人丁这么单薄,周王第一代是太祖第五子,两三百年传承下来,朱姓子孙五千,而王府与世家家族一般无二,第一代还能多给一些家资,第二代、第三代会越来越少,到了现在,周王府已经传承了十一代人,下面最底层的朱姓子孙可想而知会如何的凄惨,按理说,只要在籍册之人,最少也会有年俸禄两百石,两百石也算能过得挺滋润了,可周王府在嘉庆年间,朝廷就欠下了高达三百万石,到了现在谁能想象究竟欠了多少。

年年欠俸,原本宗室是不能随意跑去京城的,几十年来却是年年都有各王府宗亲跑去京城告状,尤其是周王府告状最勤快,甚至逼迫着万历帝不得不定了规矩,只要离开了王府的那一刻,俸禄就算没了,啥时候回了王府,啥时候有俸禄,更是极为严厉,但凡寻到了个错,就会取消宗籍,贬为庶人,辽王就是寻了个错直接取消了封国。

年后刘卫民就早早将福王、周王、代王、衡王,以及给他捣蛋的鲁王送去了安南,所以他对周王府了解更多些,周王府的七十五个郡王,数百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将军也全被他扔去了安南,被他扔到安南的郡王就有小两百,将军封号的就有小千把,至于这些人去了安南后会如何,就让他们自个的王爷家主去头疼好了。

他对于这些人比较了解,可也只是字面上的了解,并未深入了解,更不晓得原来朝廷欠了他们这么多钱粮。

听了田珍话语,刘卫民就知道皇帝大舅哥询问他的话语,可他怎么回答?二十万银钱给十来万宗室发放俸禄,若是那些在顶端的亲王、郡王、将军们能够平均分配给每一个族人田地,就算不要一文钱的俸禄,也是没问题,可这可能吗?

没有田地的无数底层族人,一年二两银让一家老小怎么活?

不能经商,不能科考入仕,不能做工,甚至成为地主的佃户都不能,二两银子,咋活?

正当他紧皱眉头不知该如何回答时,户部给事中薛国观上前拱手一礼。

“陛下,宗室之人俸禄太高了,我朝根本无法承担,刘驸马也曾言,此时正是小冰河时期,去岁山东大震,今岁又有河南、两淮水灾,来年又会如何?”

“二十万两虽少,但各王府各有无数田地,臣以为,各王府足以自养自足。”

御史石三畏、御史李灿然、御史刘宇亮、御史张至发、御史胡良机、礼部主事温体仁……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