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33章 试探、挑衅

第433章 试探、挑衅(2 / 3)

见了纸张上只有十一万七千八百四十六两字样,二话不说,直接令朱鼐镜拿鞭子狠抽一顿,拍着桌子指着鼻子大骂了一个时辰,一干将领没一个敢抬头的,全低头暗自大骂混账司丞,说什么“此时刘驸马需要他们,不敢”之语,见了幼军装备后,哪里还有胆气敢抬头,挨打被骂的王吉更是将人骂了祖宗八辈,管了银钱这么久,哪里会不知道做做样子的重要性。

“试探……就刘驸马的脾性,还他娘地试探个屁!”

“试探……试探出了大灾祸了!”

刘卫民恼怒将一干宣府将领踹走,一干将领心惊胆战,自个能不知道自个有多少兵吗,一想到连总兵都要丢了,对京城跑来的司丞尤为恼怒不满起来,怀揣着惊惧连夜赶回宣府,更有数骑日夜向南。

别说宣府跑来的一群低级将官惊慌,就是站在他一旁的童仲揆也心惊不已,刘卫民是鞑靼、女真总管,不是九边总管,所领净军、幼军和其他职司也与九边无任何瓜葛职务,但却恼怒要罢去宣府总兵话语就严重了。

心下暗自心惊,在恼怒的刘大驸马面前也不敢多言,他却不知道皇帝病逝后,刘若愚送了件什么,皇帝才能身穿的五星大元帅服,代表着天下兵马指挥权的大元帅服,换了他人,或许给了也不敢穿上,但刘卫民不同,在宝钞一事上就担任过总理大臣,就曾短暂总理过天下兵马,若觉得需要时就没啥不敢的。

锦衣卫所用都是良家子,是各卫所选出的精壮,东厂除了些内侍宦官外,所选之人皆调自锦衣卫和御马监,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番子都有大量民间青壮,密监却不同。

嘉庆时,宫廷西大乘教妖女差点刺杀了皇帝,因而皇帝不信任宫女,明世宗、穆宗、神宗都有处决大量宫女之事,而且在神宗时更牵扯出两次妖书案、一次梃击案。

西大乘教源自土木堡之时,听着“无生老母”就知与白莲教有莫大关系,而白莲教自明太祖得了天下后就离开了中原,于此时的大板升城一带,每每领着鞑靼人寇边掠夺。

英宗皇帝出征瓦剌,一吕姓之人假托老妇阻止,英宗被俘后,吕氏于鞑靼俘虏中多方走动,劝说瓦剌太师放回英宗,西大乘教因而立教,为皇姑寺,又名保明寺,其教中之人多为宫中女子、宦官。

妖女刺杀世宗未遂,也是大明朝唯一一次宫廷叛乱,因此事,世宗毁皇姑寺,并处死一贵妃,密监因此而立。

后世宗死后,穆宗登基,仅数年而死,神宗登基,但神宗生母李太后却领一千七百人铸一巨钟,西大乘教重立,李太后因此为“九莲圣母”。

神宗正妻王皇后,东大乘教(闻香教)王森为王皇后之义兄,皇宫内对大舅哥生母王氏尤为忌讳,但刘卫民知道,无论神宗正妻王皇后,以及大舅哥朱由校生母王氏,事实上后来都被万历神宗皇爷爷囚禁了,至少刘卫民入京时两王氏都还未病逝,但他却从未见过一次面,具体原因小媳妇也不清楚,长辈们从不与他们提起过往。

但大明朝自英宗之后,历代帝王都较为短命,除了一个差点被活活勒死的世宗和长达四十余年不临朝的神宗外,余者皆早早意外病逝。

……

密监自英宗出了意外后,是专职守着皇帝的护卫武宦,密监首领马四海去了小琉球,如今在安南做监军,皇帝贴身内侍刘若愚也就成了密监首领。

密监人很少,也没多少权利,只是皇帝的贴身近侍,专职防范他人刺杀,但刘卫民一个外臣担任净军都督后就不一样了,随着刘家寨的爆炸式扩张,就需要更多的眼睛关注,自神宗时就不再信任锦衣卫、东厂,干干净净的密监也就成了最佳眼睛人选。

幼军,刘家寨名下产业各管事多出自净军,每一个都可能是密监之人,具体有多少刘卫民从没问过马四海、刘若愚,他也不怎么在意身边的眼睛存在。

刘若愚果然就只带了五个宦官前往宣府,但凡是卫所就没有哪个是干干净净的,水分的原因很多,有些也并非是将领喝兵血,有很多现实的无奈逼迫着卫所不得不如此,从朝廷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的源头就开始作假,一年饷银十八两,事实能到手十两银钱就不错了,自户部发放饷银时候,无论下面卫所给出多少饷银报备,一刀切下去,先砍去三成再说其他。

看起来有些荒诞,可这就事实,朝廷有朝廷的理由,一句下面卫所谎报军丁,你就没任何法子,而事实上下面为了得到更多饷银,确实用不少非军卒,或是其他卫所军卒谎称补足,这种来回补足法子在数百年后依然盛行,反正就是给上面人看的。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