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一大早,陈宪又被卫兵按照他的命令叫了起来。
今天是试炮的日子。
这一次试的炮,可不是之前用粗铜浇铸的试验炮,而是精炼铜和精炼锡,按照89:11的比例熔炼的青铜合金浇铸的大炮。
陈宪将89:11的锡青铜命名为“一号炮铜”。
这次试射的大炮一共六门,分别是两门三斤炮,两门五斤炮,两门七斤炮。
根据之前用粗铜试验炮得出的数据,陈宪发现,对于大炮来说,无论口径多少,射速都差不太多,但大口径的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更有优势,所以,大口径的火炮,在战场上的效率更高。
当然,也不是口径越大就越好,口径太大,机动性就会受到影响,经过试验,陈宪发现,自己以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制造的炮车,最多只能承受七斤炮,如果口径再加大,火炮发射时强大的后坐力会很快弄坏炮车。
从这天开始,新庄子北边的树林里就持续不断的响起了隆隆的炮声。
一些士兵被调派到试射场,协助炮兵们测量射程,修建靶群,描绘炮弹轨迹,运送炮弹,火药。
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白元亮所在的小队被调派到了试炮场,协助修建靶群。
所谓靶群,其实就是在大炮前方,竖立一对对木杆,木杆之间安装上一大块薄木板,当大炮发射后,炮弹就会击穿一连串的木板,通过测量这些炮弹留下的弹痕的高度和距离炮口距离,就能大概的描绘出炮弹的轨迹。
通过收集炮弹轨迹数据,对应的炮口仰角,就能归纳出不同口径的大炮,在不同仰角下的炮弹轨迹和有效射程。
实际上,陈宪知道用二次函数就能大概的计算出弹道轨迹,但他并不打算将这么超前的东西教给这些学生,因为这些才刚刚学会加减乘除的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这么复杂的数学知识。
通过这种数据采集和归纳,也能锻炼学生们的实证主义精神。
在炮场上,白元亮既庆幸又痛苦的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大炮,他观察到了大炮从装药到发射的全部过程,很快弄明白了,大炮里填装的是火药,射出去的是铅弹,除了体量大了很多之外,和火绳枪没有太大区别。
前装大炮,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白元亮很快就弄明白了这种看似神秘的东西。
几天后,一封信从白元亮手里转到了前来看望他的哥哥的手里,又被转交到了白秉文手里,最后被白家商队送到了西庄子白府……。
信送到西庄子白府的时候,白世杰已经离开了,他带着西庄子和唐家庄的白,唐(两家),李,徐五家豪强凑起来的大量金银细软,由五家人凑起来的上百人的家将队伍护送同时也是监视着,离开了沂源,前往东平府城。
看过这封信后,白员外白世俊也觉得这消息十分重要,便亲自将信拿到弟弟的书房,用镇纸压在了他的书桌上,想着等弟弟一回来就能看到。
……
不知为为何,白世杰离开西庄子后不久,白员外便给每家每户发了灯笼,要每家每户晚上都必须将灯笼点起来,说是因为梦到了亡故的母亲。
庄户们虽然不愿意浪费灯油,但白员外吩咐下来的事情,谁也不敢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