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结婚,又是以结婚为目的谈对象,放在哪一朝哪一代也是名正言顺,我特么有什么好亏心的…
不过,当着蔡邕面前,董蒙哪好意思说起这些,便接过蔡文姬话语,笑道:“方才与宋三说起,将海鱼运往内陆事,这般商事,怕是不好耽搁了时辰。”
也不知是何意,蔡邕点了点头,沉吟道:“自古商贾为贱业,小董,你所做的,我尽皆看在眼中,你所学之广,平生所见更无一人能与你相比,成山村百姓因你而活,此举甚义。既是你做的事,自有你的道理,我不会阻拦。前些时日得知天子崩,吾心中寝食难安,记得去年小董与我说的,在青州开设书院事,心意有决,便于今月开始筹备吧。”
开设书院是好的...
然而,依董蒙想的,应在牟平,而不是在曲城。
曲城不为黄巾军祸害,仍盘踞着世家,更与齐郡、北海国极近,若是起了书院,这特么不成了世家子弟专用的镀金刷成就的,董蒙的群众路线还怎么走…
蔡邕应该是知道董蒙心思的,今日怎会如此说。
尚未来得及问起,蔡邕又言道:“你曾经与我和彦方先生说过,品德比聪慧更难,因聪慧是一种天赋,品德是一种选择,吾与彦方先生深以为然,此次我便以品德为入院标准,让求学之人,先行去往东莱郡十二县,村庄也好,聚居也罢,待到半年过后,使人看过教人成果,再择其入书院。”
说到此处,蔡邕颇有些语重心长,又不乏长辈对后辈的提勉,道:“小董,你以为如何?”
“好!!!”
“这当然极好的…”
“只是,蔡师…蔡师为何…为何…似乎有些匆忙了。”
对于董蒙来说,蔡邕此举是董蒙梦寐以求的,便是最好的展望,也不过是在东莱四县构建自己的设想,若是真如蔡邕所言,那便是将整个东莱郡囊括于中。
非是董蒙不想如此,只是董蒙所能铺设的人,竭尽全力也勉强在四县,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董蒙找不到那么多读书识字的人助他,便是连公孙方这般的落魄之人,若不是一心要当董蒙的爸爸,也不会为董蒙分担一村的教导。
董蒙名声不显,便是有些名声,除去吊打祢衡,也是那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多半的世家之人对董蒙是抵触心思。
而蔡邕就不同了。
若是蔡邕号令起来,暂且不说这书院的含金量,便是那些挤破脑袋想要入蔡邕门生的人,没有一万也有三千,振臂高呼之下,东莱郡十二县完全可以覆盖。
董蒙很是疑惑。
蔡邕一直站在世家的立场上,对平民百姓接受教育持着不屑一顾心思,如此做下,定然会让蔡邕被世家愤恨,说不得还会使蔡邕名声降低许多,怎么蔡邕就这般无私的襄助董蒙呢?
我位面之子的身份暴露了?
还是无穷的潜力被人老成精的蔡邕堪破了?
卧槽…
这一幕似乎似曾相识呀!
当初公孙方加入董蒙阵营,不也是如此相似么…
难不成...
你蔡邕也相当我岳父?
董蒙觉得,倒不是不能接受,关键是,你说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