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二十年了,沈建华夫妻俩的年夜饭照例是两家跑。
只要是夫妻俩都在杭城过年,都是沈家早早的开饭,沈建华陪父母兄弟姐妹喝二两,然后去秦家。
两家离得不远,算是世交,沈晓蓉的爷爷曾经是外公的老部下,离休时级别依旧比沈晓蓉的外公低两级。
九点多快十点了,沈建华夫妻俩回到了冷冰冰的家里,兴趣索然,也打开电视看春晚。
“黄瀚那孩子确实长成帅小伙了。”秦淑珍终于在看到了黄道舟父子的节目后打破了沉默。
“这孩子算是我们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真心不错。”
“也不知道晓蓉她们看得到春晚吗?”
“应该看不着,美国电视台不可能转播我们的节目。”
“唉!有得就有失,现在想来,其实我俩没有必要非得把两个孩子都送出国读书的!”
“想孩子们了?”
“当然,每逢佳节倍思亲么,我觉得这个除夕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唉!此事古难全啊!别想太多,孩子总会长大,早晚都会离开我们。”
“黄瀚那孩子最特别,小小年纪就说父母在不远游。”
“由此可见,那孩子是个有情有义的。”
“嗯!原本我是希望晓蓉不要跟他走得太近,所以最支持晓蓉去美国读书。”
“怎么了?后悔了?”
“谈不上后悔,只是觉得黄瀚那孩子蛮好的。”
“都才十六岁,路还长着呢!”
“也不知道孩子们去美国几年会变成什么样子?”
“谁知道呢,但是我相信,我的两个孩子肯定不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但愿如此吧!”
……
黄瀚一家子是初三回到家,当天中午就参加了姜晓娟、赵县长、秦昆仑等等县里主要领导发起的接风宴。
不是吃公款,钱国栋高调表态私人请客,然领导们不同意,要求大家出钱,不得已,钱国栋只好收了五块钱一个人。
虽然物价涨了太多,但是二十四人一桌,有一百多块钱菜肴也蛮丰盛,况且是安排在“事竟成饭店”没有服务费,只算成本价,基本上是应有尽有。
得知是县里的领导和同事们凑份子为自己接风洗尘,黄道舟立刻表态也算份子,酒水钱他出了。
于是乎,他拿来了一箱茅台要求大家畅饮。
有钱的黄道舟会做人,吉普车上装了太多首都特产,领导们人人有份。
初三,县委没有正式上班,来找黄道舟喝酒的都是轮不到今天值班的领导。
一桌人慢慢喝、慢慢聊,秦昆仑和钱国栋谈了谈去年年底去深圳、香港考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