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零售单位真的可以自由定价,也就不见得遭遇通宵达旦排队购物了。
很简单,一台十四英寸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五金公司卖四百多,发现供不应求,涨一百,如果还是不行,涨两百。
没有这种事,五金公司是国营单位,批发价、零售价是审核后定死的,计划价格进货,必须计划价格卖出。
用自行涨价这种方法替单位赚钱了不会得到提拔,挨处分妥妥的!
那时的涨价不是悄悄的进行,都是统一行动,国营单位甚至于得连夜加班盘货,以应对价格调整。
也足以说明市场经济初期政府一直把控着绝大多数物价!
八七年的三水县,粮油依旧凭票凭粮本供应,但是绝大多数饭店、小吃店已经不坚持收粮票,给钱就行。
见被少年们打断了话头的中年人有些尴尬,黄瀚道:“你们先别聊,听人家把话说完啊!”
中年人清了清嗓子指了指张春梅继续道:
“《橄榄树》的歌词就是她送给我的,那一天晚上我是为了得到这张歌词特意去买了五毛钱茶叶蛋。我还知道,她当时是你们的班长。”
黄瀚笑道:“她一直都是我们的班长,现在也是。你还没有介绍一下你自己呢!”
“我姓林,叫林新军在柴油机厂,不不,在‘惠农集团’装配车间当机修工,这是我家老幺小荃,大名林荃,今年虚岁十六……”
黄瀚已经仔细打量过了父女二人,能够看得出林荃是个懂规矩的小姑娘。
林荃此时有些手足无措,有可能是因为忽然间和这么多偶像一起吃饭,觉得如同在梦中。
张春梅见人家小姑娘根本不好意思夹菜,拿了一双公筷夹起一只大肉丸笑道:
“事竟成饭店的扬州狮子头是一绝,你尝尝!”
“谢谢班长姐姐。”
“叔叔,你家那时的经济条件应该蛮好的!”黄瀚道。
“嗯!我家是双职工,只有三个孩子,那时的柴油机厂工资蛮高的,我爱人在供销社工作。”
“怪不得!现在的‘惠农集团’待遇应该更加好啊!”
“我现在是组装车间的班长,都是组装大卡车,每个月的工资、奖金、职务补贴和加班费都算上能拿三百多。”
“你们组装的卡车质量咋样?用户的反馈好不好?”
“还想!我认为不比解放卡车质量差,毕竟发动机和主要零部件都是进口货。”
“从苏联请回来的工程师怎么样?”
“蛮好的,做事认真,卡车出厂时,他们认为不合格根本不肯签字盖章。”
……
然后不知怎的,三水县就在疯传,只要拿得出三张黄瀚一九八一年抄写的歌词,儿女铁定能够进“全力职中”读书。
家里有歌词的立刻把它当作了宝,有的人家孩子还小,没到考高中的年龄,但是手里有三张歌词就意味着能够读“全力职中”啊!
今年就有中考落榜生,又找不到关系的人家急眼了,开始满大街打听,他们准备出高价买,有的人居然开价一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