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这两种主要商品不需要特意管控,原因是八八年粮票、油票没有取消,依旧是计划物资,必须凭借粮本购买。
其实粮油依旧采取配给制在这一次抢购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人的观念,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其他东西紧缺都是能够克服的,家里没米下锅,没法克服。
纵观历史,只要不是粮价飞涨,老百姓没得吃,社会秩序基本上能够维持住。
三水市的货源备得足,再加上太多三水市老百姓的钱用在了买商品房上,或者借给家里的至亲买房子,因此闲钱少了几千万。
故而三水市的抢购潮并不可怕。
再加上抢购潮发生的第二天,三水市所有的干部都一大早开始上街宣传,宋解放和秦昆仑还在坝口广场当众回答群众的疑问。
秦昆仑、宋解放等等市领导当着成千上万的群众拍胸脯保证,群众的生活必需品三水市完全能够满足需要,能够维持价格稳定。
指出之所以出台计划供应的规定,是因为一部分群众轻信谣言,准备一次性购买能够用十年都不止的生活必需品。
国家的商品供应是足够满足群众需要的,但是如果绝大多数群众都一次性买超过十年需要的数量,短期内肯定会扰乱市场秩序。
导致有的人家十几年用不着买肥皂、洗衣粉、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导致有的人家买不到这些商品直接影响生活。
市领导近距离接近群众,以对话的方式解答群众的困惑,效果杠杠的。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还编了顺口溜、三句半,打快板号召群众莫要买一堆暂时用不着的东西。
黄道舟、张芳芬、钱国栋、袁大头、黄道武、王仲仁等等都分别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召开职工大会号召职工莫要相信谣言,理性购物,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主流们的思想不动摇,任何风浪都掀不起来。
只要党员干部真正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人民群众就能安心。
三水市的动员力无与伦比,第二天,从居委会的居民小组、到各企业、各机关都在广泛宣传国家能够保障供给、维持物价稳定,劝大家莫要买任何暂时用不上的东西。
因此三水市群众的情绪在第二天下午就稳定了许多,购买商品时已经开始有序排队。
随即各国营商店、供销社开始补货,两个小时内空空如也的各国营商店、供销社的货架上又摆满了商品。
三水市群众只要拿上户口本,购买生活用品都能够得到满足。
渐渐地,原本暂时不需要买肥皂、火柴、盐、酱油的群众就不乐意花时间去排队了。
接下来几天排队购的物群众越来越少,市场秩序开始恢复。
三水市能够做得到从容应对,当然得益于有黄瀚这个先知提前指点,故而各单位的货物准备得充分。
如果群众看到国营商店货架上的正常商品少得可怜,或者干脆是空的,恐慌肯定止不住。
看到货架上依旧是琳琅满目,情绪截然不同。
但是有不少县市根本没有准备,被突发的抢购潮一下子买光了生活必需品。
近水楼台先得月,供销社、商业局的营业员、干部有职务便利,他们发现生活必需品即将告罄时纷纷走后门购买。
这种行为加剧了恐慌。甚至于出现了群众围堵商业局干部的现象。
有些群众是跟风,属于非理性购物,但是一部分群众是确有需要。
他们拿着钱排几个小时队,都买不着急需的商品,情绪顿时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