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斌的想法不同,他亲眼看到了实验中学高中部的魔鬼十八式教学,担心训练时间不够会影响比赛成绩。
而且他知道沪城户口读沪城高中,考沪城本地大学会容易很多。
黄瀚笑了,道:“都三个星期了,你家还没做出决定啊!”
“这是大事当然要认真考虑。”
“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认为直接去沪城读高中,落沪城户口最稳当!”
额!老婆的判断力不错,黄瀚内心里是支持的,不过……
丈母娘爱子,应该舍不得十六岁的小斌离开家,因此黄瀚不帮忙做选择题。
也是因为这种选择题不会造成太大区别,没有方向性错误。
在沪城读高中,有可能素质教育要好一点,但是文化教育远不如三水市实验中学高中部,但是他们的高考分数线低足以弥补这个不足。
在三水读高中,文化低子更加牢靠毋庸置疑,但那是靠时间堆积的,势必减少训练的时间。
都有利有弊,也都算无伤大雅,故而黄瀚不给建议。
此时听到陆瑶的选择,黄瀚疑惑道:“你的选择没问题呀,怎么还要问?”
“我是这样想的,可是我爸爸妈妈不放心小斌离开家,不对,其实是不想让他离开你的管教。”
“这是大事我不好替你们家做主,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在三水市还有一年的高三生活,接下来应该是在沪城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小斌去了沪城,被你管的时间会更加长。”
“你们难道没发现,自从陆斌上了初中后,我管他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嗯!我知道,小斌长大了,懂事多了。”
“你家前年不是在沪城买了房子么?”
“买了,我爸爸相信你的话,可是我根本不喜欢那房子。”
“你去看过了?”
“没,听我爸爸说的。”
“是个什么样子的房子啊?”
“是石库门的老房子,没有卫生间总共才三十几平米。”
“那你回家问问,如果家里有钱最好去沪城买一套商品房,越大越好。”
“我知道沪城今年砌了不少商品房,既然小斌落沪城户口,干脆买一套商品房。住那个老房子太不舒服了。”
这倒是事实,早几年在沪城买房子,哪有商品房?基本上是老房子。
陆玉琪买房子时沪城的房子已经涨了不少,以他的经济实力当然不足以拿下独栋小洋楼,选石库门里的几间房其实是正确的。
今年沪城的商品房开发也搞得有声有色,应该跟沈建华不无关系。
他去年来三水市跟黄瀚长谈过,黄瀚当时就跟他分析过房地产经济,还提醒他一开始就要下达规定,坚决打击囤地行为。
黄进今年当然参与了沪城商品房的建造,应该能够拿到不少顶工程款的房产,具体是多少,黄瀚倒是没有过问。
黄瀚道:“你爸爸认识我哥哥,你提醒他买房子前问问我哥哥。”
“我知道,你哥哥在沪城就是干这个的,问了他肯定没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