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家园”这样的地段,这种容积率,得房率,一套会少于一千万?一千多套都超过一百个亿了。
然九一年全部完成,连拿地价,总共的花费都不会超过两个亿,加上简洁耐用的精装修,两亿五千万足以。
这种行为跟囤地、捂盘截然不同,因为三十年里,这个楼盘一直在为整个城市创造价值。
“复旦家园”商品房在紧锣密鼓施工中,与此同时相邻的两万平方米的三层商用楼也开工了。
依旧是采取地下两层,地面三层的设计,但是地面层,一层、二层高度都是足五米六,这两层可以开营业面积高达九千平方米的大型综合超市。
三层高度三米八,属于办公区域。
九零年的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超市,绝大多数是商场模式。
九五年才是外资连锁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高峰期。
所以此时投资超市将要拥有足五年的发展期,在这期间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
经营超市黄瀚算半个内行,说实话,后世超市的打工人多不胜数,而且超市给的工资特别低。
黄瀚家至少有五个亲戚曾经在超市工作过,最长的超过五年,最短的三个月。
之所以干了超过五年,是因为当上了某“世界五百强”连锁超市的中层干部。
亲戚们一起喝酒聊天时,喜欢打听事儿的黄瀚当然问三水市各大超市的经营情况。
两千年左右,超市蛮香的,在超市上班的亲戚还会主动讲什么时候有比较划算的优惠,会员积分是怎么回事等等……
超市经营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套路,成功的关键是资本强大,货源充足。
黄瀚准备先开一家锻炼团队,然后采取倍增法先在沪城这个国际大都市扩张,接下来是长三角经济圈。
依旧采取拿地自建商圈的模式。
可以预见,超市可以红红火火二十几年,直到遭遇电商冲击才渐渐地举步维艰。
有这么长的发展期足够了。
黄瀚可以选择在二十年后卖掉超市包括超市的地产。
开超市还有个大好处,更加容易把三水市的农副产品、小商品、食品饮料白酒等等销售出去。
现在的三水市已经是全国闻名的商品集散地,简直是应有尽有。
黄瀚最是重视产品质量,想当年秦昆仑担任三水县副书记时就多次亲自带队查抄没收伪劣商品,进行公开销毁。
从源头抓起也一直在进行,钱国栋这些年一直分管工商局,从来没有采取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工作。
工商局会不定期突击检查三水市的大小工厂,个体户的小作坊,严打伪劣。
不应该是严打假冒伪劣吗?
此时情况特殊,只打伪劣,打假得没谱的烂货,不打冒牌货,但凡冒用国际品牌的厂子,只要质量过得去,基本上是睁一眼闭一眼。
更有甚者,还有些打假打出经验的主动出点子让冒牌货厂子提高质量,争取能够做到鱼目混珠。
还滋生出一部分个体户、小厂专门研究进口大牌的生产工艺和原料,生产出高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