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随着最后一人被打倒在地,从早间持续到晚间的比试终于结束。
后面比试,确实没有王进刘子羽二人来得精彩,然而众人看的清楚,更觉得过瘾,因此兴致勃勃。
赵桓带着满面笑容登台,道:“诸位,比试结束,各将随之确定,可有异议者?”
“但凭殿下安排!”诸人道。
军伍之中,任凭你韬略满腹别人也看不到,只有武力最直观。
此时各人都下场比试,几斤几两都是清楚,诸人自然不会有意见。
赵桓又道:“目下军制复杂,不利于以后快速扩军,为将来计,吾意修改军制。
率更令,宣读方案。”
“喏。”周侗上前,打开文册,念道:“五人一伙,计有五人,设伙长一,两伙为一什正副什长各一。
三什又一伙为队,正副队率各一,锣号手各一,行令兵一。
三队又一什为都,计有百人,设正副都头各一,军纪使一,识字官一,锣号手各一,旗号兵一,行令兵一,统领战兵九十。
五都为营,计有五百人,设正副指挥使各一,录事一,正副参军一,军纪什一,教导什一,鼓锣号手各五,旗号手五,传令通信兵五,中军指挥护卫,统领战兵四百。
三营为一团,计有一千五百人,设正副都指挥使,军纪使,主簿,录事,参军各一。
三团又一营为师,计有五千人,正副统制各一,军纪使、主簿、录事、参军、军纪使等不定。
另为小规模特定人数出征,可以多营组建为旅,其编制在团以上,师之下,设正副旅率,亦或只有正职。
为大规模战阵对决,或驻守重地,特设军,以各师组成,人员不定,主副将各为都统制。
以上,为东宫试行军制,可有异议?”
当然是不可能有的。
这是赵桓与周侗等人反复商议后确定的,怎么可能还有异议?
这军制,和现行军制相差较大。
国朝军制,百人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是为四级。
元丰改制中设将,仍然为四级,以五人为伍,五伍为队,五队为阵,二十队为将。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相同编制的军队人数相差极大。
且,虽然是四级制,但是指挥层级其实不止四级。
便如旧军制不设伙与什,但是有五人将、十人将,作用与伙长什长相同。
赵桓提出的军制,只不过把各层更加明确了。
而且后世科学证明,三三制确实利于指挥,因此赵桓借用了一番。
至于是否合适,其实关系不大,到时候再行调整便是。
当然,也就是东宫人少,牵扯不多,赵桓给赵佶说一声便行通过,不需要朝堂扯皮。
众人无异议,周侗又念道:“军制既定,另有军衔。
军衔者,区别军人等级也,计有将、校、尉、士、兵五级。
将分镇、平、征以及杂号将军四等,凡以都统制领军出战者,必以将官出任。
校尉各分上、中、少三等。
各师统制官为杂号将军亦或上校,旅率为中校,都指挥使为少校,指挥使为上尉,都头为中尉,队率为少尉。
另有精锐士卒或其特长突出不能为官者,以士称之。
分为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