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声音终于出现了,张三想象中的“上官下马将他们扶起”的景象并没有出现,此时他不禁将头抬起来了。
这一抬不禁大惊失色!
只见前面的骑兵正扬鞭策马朝他们冲过来!
“上当了……”
他的话音未落,杨庭栋手中一丈二尺长虎枪宽达两寸的锋刃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张三是夜不收出身,伸手也端地了得,不过他再快也快不过战马,何况杨庭栋可是甘肃杨家将的后代!
一道寒光闪过之后,张三那带着不甘面容的脑袋已经咕噜噜在地上滚着了。
当一千飞龙骑卷过,两侧的猛虎骑打捞漏网之鱼后,祸害延绥镇、鄂尔多斯多年的张三马贼团伙全军覆没!
此时杨庭栋才勒停马头,他回头看了一下,只见场中已经没有站着的人了,所有的人不是被捅死便是被踩死。
“哼,不是怕你等贼子不受管束逃入毛乌素沙漠难以剿灭,老子何来这一出?”
这才是帝国的真实用意,这些马贼虽然人数不多,不过却难以剿灭,不但是北边的鄂尔多斯部落,南边的延绥镇明军对于他们也是头疼不已,大军进剿时,彼等肯定窜入渺无人烟的毛乌素沙漠,等大军一撤彼等便又回来了。
假意接受投诚,乘机一网打尽才是帝国的算盘,没想到还真奏效了。
张三马贼团伙一死,整个白城子附近的地域杨庭栋便没有敌手了,对于那些在红柳河两岸种地的农户他则是好言抚慰。
按照尼堪的规划,为了保护水土,这一带今后将禁止放牧,不过红柳河两岸还是可以开发一些田地的。
红柳河发源于南边的横山山脉,在其上游边墙附近,有一处堡寨,名曰宁塞营,原本有一个千户在此镇守,不过前几年流贼蜂起之时,神一魁兄弟破了此堡,然后将附近边墙的水寨也破了,然后以边墙外的白城子为基地,不断肆扰延绥镇一带。
后来神一魁兄弟的流贼团伙覆灭后明军重新占了此地,不过只是重新修建了宁塞营,并没有修复水寨。
于是延绥镇偌大的边墙便有了缺口。
某日,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杨庭栋的两千骑兵突然摸到宁塞营,趁着明军还在休息时利用虎爪飞索进入到堡里,然后打开堡了堡寨。
没有悬念,里面的明军号称有千人,实际上只有三百多,大多数不是老弱病残,便是逃亡了。
明军全部投降了,占了此堡后,趁着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杨庭栋的骑兵,加上投降的明军,以及边墙外的农户,在三日内将堡寨与边墙用石头、木头连在了一起,当然了,建造利器“水泥”此时也排上了用场。
此后,跟以前对付右玉千户所的麻锋一样,依旧打着明军的旗号,实际上山河已经变了颜色。
陕北边墙,固若金汤,奈何被红柳河一刀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