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聪明的撒旦啊!”
阿列克谢喃喃自语了一句,说完他又来到阁楼的其它方向巡视了一圈,然后将望远镜扔给切尔卡斯基。
“城北的火势最小,立即派出骑兵,通知后面、前面的步军,让他们前来支援!”
他看到了城外太多的骑兵,单单依靠自己成立的近卫军和骑兵是不大可能打得过的,但骑兵想要攻破波德拉谢城也是痴人说梦,只要南北两路的步军一到,以刺猬阵压缩对方骑兵的活动空间,届时,自己的骑兵再出动,或许还有胜机。
切尔卡斯基与柯林斯两人对望一眼,都对沙皇这个“英明”决策感到由衷的佩服,此时沙皇若是大怒若狂,逼着他二人带着近卫军出城应战敌骑,一来他们没有用骑兵打过夜战,二来眼下城外的火势实在太大,他们不是那些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鞑靼人,并没有把握在烈焰里穿梭自如而保证自身不受损。
此时的尼堪已经在火圈外侧建立起来一个简易的阵地。
这里要说明的是,神武军号称有三千人,实际上是三千五百人,有三千人的装备几乎与瀚海军骑兵的骑兵旅差不多,而另外五百人则是大夏国最新工业科技用在军事装备上的首批受益者。
以前说过,这五百人来自各部族、各行各业的代表,其中有各游牧部族的贵族子弟,也有普通牧户的代表,还有汉军骑的代表,其它行业诸如文官系统、工匠系统、普通农户家庭,凡是有考入骑兵学校的子弟,都被尼堪搜罗过来了。
其中就有尼堪的大舅子阿克墩的长子阿楚珲,以及另一个大舅子、车臣汗幼子巴布的长子诺尔布,就是那位尼堪第三子孙德安玩伴,在南下转场中侥幸未死的诺尔布,两人都是十**岁的模样,加上北海道阿伊努人大酋斯兰奇的儿子沙牟奢允,这三人便是这五百骑的统领。
说起这五百骑,是按照飞龙骑的标准来配置的,不过在大夏国的蒸汽机大量使用之后,在板甲上也有了优化,眼下的这五百骑使用的也是板甲,不过分量却比以前的板甲轻很多,在板甲里面是一件同样用机床生产出来的棉甲。
武器方面,既然是尼堪最核心的护卫,自然也是煞费思量。
考虑到尼堪一旦遇险,又不能骑马跑掉,就需要依托某种地形、屏障进行抵抗以等到援军的到来,这五百人就不能全部使用马上的武器了。
故此,他们的标准配置是:
一人双骑;
人手一柄三连发短铳,一杆大夏国新出的拉了膛线的后装燧发枪,燧发枪带有刺刀;
人手一杆虎枪,一柄马刀;
人手一柄可折叠的工兵铲,十条草袋子;
有一个可随时转到炮兵序列的小组,人数一百,三人一门两百斤小炮,一共三十门。
来到东兴元年后,大夏国在火炮上的技术自然也有了进步,以往无论是明国还是清国,抑或欧洲人,他们在火炮的制造上,由于不能有效解决含磷、含硫的矿石,只能将火炮炮壁弄得厚实无比,结果便造成炮身沉重无比。
由于厚实,便造成炮管散热慢,需要时不时淋水对管壁进行了降温,若不是否则,须臾之间就有炸膛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