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昌明心中西北最繁华的城市里,苏寒带着笑意冲宿舍门房的大爷表示感谢。
电话里苏昌明将他作为父亲的威严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比在小卖部污言秽语文明了很多,但该有的责骂和交代还是应有尽有。或许是觉得自己在小卖部已经获得了足够的面子,电话临了苏昌明才明确表述了他们两口子的意见。
当兵,没问题。
但是要活着回来。
别跟个愣头青一样啥事都往前冲。
那不叫英勇,叫送命……
苏寒没有任何反驳,全都应了下来。
虽然他自己向往部队的生活,但部队到底是个啥样子,在这个信息严重不发达的年代,依靠电视和报纸获取的有限信息也只能让苏寒对军队停留在浅薄的印象当中。
不过,总有一些词汇是刻板地跟军队牢牢绑在一起的。
比如不怕牺牲。
比如无私奉献。
或许也正是这些词汇,才会让军人变得光荣而伟大。也正是因为这些词汇,才会让自己放弃即将获得的优渥的条件,毅然决然投笔从戎。
苏寒带着几分期待,朝学校武装部走了过去。
交大那么多部门,武装部是位置最偏僻,存在感最低的一个。若非去年冬季开始有征兵公告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或许很多人直至毕业都不知道学校居然还有这么个机构存在。
说是武装部,其实就是在行政一办公楼的一楼最尽头挂了块牌子的大办公室。
此时办公室内,两位武装专干相对而坐,手指间夹着烟紧皱着眉头。
“王干事,公告我都贴出去了,跟各学院的领导也都沟通过了。只是,唉……”
结果如何,一声意味深长的慨叹就足以概括。
这年头,地方征兵虽然嘴上说难,可难的是人太多挑不过来。但大学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像他们所在的重点大学,这征兵简直比他们自己生个孩子都难。
上级领导没有给他们强行摊派任务。
但王干事还记得当时宣读大规模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的通知时,上级领导看着他的那个眼神。
那是殷切的期待,是深切的鼓励。
这座城市有大大小小三十多所大学,但无论教育地位还是学术地位,交大都是坐头一把交椅的。
如果征兵入伍工作能够从交大打开局面,哪怕有一个应征入伍,就算体检或者政审被卡,也足以带动其他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
想法是好的,可真施行起来就一个字,难。
“小李,别气馁。其实这种结果也是咱们早就预见的不是。要我说,咱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所有想到的宣传手段都用上。至于结果,不在咱们的考虑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