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隋第三世 > 第877章:新运河,一无是处

第877章:新运河,一无是处(5 / 5)

杨侗煞是不解,问道:“却是为何?”

“圣上,微臣以为若是按照之前的方案施工,虽取得眼前之效,但后患无穷。”不待杨侗再次询问,阎立本便分析了起来:“这条新运河的使命是沟通南北,闲时运粮、战时运兵,半点马虎不得。倘若我们利用湖泊为河道,不当之处极多:首先是水文,新运河这条线的各个湖泊虽然都水量充沛,但我们不能保证它们百年不变,要是遇到现在这样年景,哪怕有一处湖泊枯水,整条航线都要瘫痪;就算不瘫痪,两岸农田也因为湖水被运河排走,得不到有效灌溉,最终导致农田绝收。”

“其次是安全问题,受限于船只大小不一之故,若是小型船只不巧遇到湖面起大风浪,船毁人亡的事故毫不为奇。而且茫茫湖泊是素来受到水匪流寇青睐。我大隋反贼最多最严重的地方瓦岗、豆子岗、高鸡泊都是湖泊和沼泽遍布之地,若是大批运送物资船队,常年在湖泊穿行,几乎就是给当地水匪送粮食和财富,风险性十分高。”

“退万步来说,就算各地一直风调雨顺、湖面风平浪静。但这条航线目的是为了物资输送,那就要讲究速度。航线每个点都必须是最佳中转地,整条线路更需极度高效。倘若简单将各个湖泊连接起来,烟波浩渺的大湖也容易让人看不清楚方向,在大湖中打转转,白走太多冤枉路,浪费大量时间,运输成本也节节攀升,最后这成本还会分担到购物的百姓头上。”

杨侗:“……”

阴明月:“……”

魏征:“……”

李春:“……”

“圣上,这……”阴明月小心翼翼的看着脸色通红的杨侗。

阴明月也认同了阎立本的说法,但这运河方案是丈夫搞出来的,目的是省时、省力、省财,可如今,却被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

想必很窘迫吧?

“咳咳……阎爱卿说得有理。”杨侗不是死面子活受罪的人,虽然有些尴尬,但更多却是庆幸。

李春拱手道:“微臣作为主管水部的工部右侍郎,微臣有失察之罪,请圣上降罪。”

“这不怪你!好在除了三级分洪工程之外,余者尚未动工,现在修改开凿方案还来得及。”杨侗想怪也怪不了,因为今年到处都有大工程,每个工程都在和老天抢时间,工部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无暇兼顾全局;而且这条运河的初衷是分黄河之洪水,几乎是仓促决定的,连前期勘测都没有。

“圣上英明。”魏征很赞赏杨侗这种知错能改的气度。

“阎爱卿,这些湖就这样作废了?弃而不用?”

“非也!”阎立本摇了摇头,“虽然用湖泊当运河航道不合理,但整条航线的大小湖泊,却是新运河运转的依靠。因为这些湖泊最重要的意义是为运河提供充足水量。但仅靠它们自然溢流显然不够,比如新运河必经的鲁郡平陆县,那里地理条件不仅恶劣,而且处于新运河的分水岭,虽然那里靠近汶水,可据微臣观察,若是新运河修好,汶水之水南流偏多,北流偏少,北段恐怕无法通行大船,必须在运河沿线依据地理形势,修筑堤坝水库,以水闸操纵整个河道水量。同时也在其他适当湖泊加筑长堤,增设长堤水闸,水涨则开闸以疏之,水消则闭闸以蓄之,运河流量必然大增。”说到这里,他指着湖中长堤,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可在运河河床中间选址,修筑多个闸门,枯水时,打开下闸门,使所有船只进入以后,将之关闭;再打开上面闸门,增加河床水位,如此水涨船高,皆可畅通无阻。”

“好办法!”杨侗当即拍板,“这条新运河经此一改,工程无比浩大,为使运河泽被后世,成为真正有用之河,就由你重新设计线路,设定各处闸门。遇到什么问题,直接找我。线路若不精准,决不开工。”

反正现有大隋大运河,而且大隋国都又不在涿郡,晚一点就晚一点好了,大不了先把分洪工程搞好,别的地方搁置不动。

至于大隋版的京杭大运河哪怕晚几年也无所谓。

而战犯们,大不了以后弄去修‘引洛入汴工程好了’,反正需要建设的地方多的是,只怕没人力,不怕没工程。

这是对朝廷和国民负责任的体现,朝中文武绝不会有人说他杨侗朝令夕改,只会说他知错能改。

而面子这种东西,素来由拳头和实力决定。

不是你想要就有,杨侗也不在意

“多谢圣上信任。”阎立本大喜。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