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那就再比比!”韩秉中抱起了红儿,两人转身再次朝着二楼的房间走去。
走出几步之后,文彦博回头:“十一郎,若是无事,你可先行回去。”
秦歌勉强一笑,点头行礼。
人家到底还是没把他正儿八经的看着同一个水平的人,方才酒醉之际的称兄道弟,只是胡话罢了。
看着那两人各自进屋,秦歌跟青衣告辞后,也转身朝着万花楼外走去。
身后,青衣一直在看着他。
几转之间,直到秦歌的影子彻底看不见,青衣才微微一叹,收了琴,朝着楼下柴房走去。
不愿接客,就只能做最下等的活儿。
不过,有了十一郎给的一千八百贯钱,只需再做三年打杂的活儿,她就可以自己给自己赎身了。
…………
千贯钱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
如今,钱财不愁,心无忧虑。
秦歌看着繁华的益州城,畅想着比益州城更繁华的大宋四京,他慢慢的握起了拳头。
功名!
等等,好像是四月初十乡试。
这样一来,就只有二十多天了……
他是今年就去参加乡试呢,还是明年再参加乡试呢?
今年参加的话,二十来天的时间,真的有把握吗?
尤其大宋年间的乡试,那是超级严格的,录取率只有区区百分之一,有些时候甚至连百分之一的录取率都达不到。
可等明年的话,岂不是要再白混一年?
就今年吧。
反正四书五经那些内容他前世就曾经背过一些,且乡试考得不深,甚至还有考句读的,这样浅显的考试,加上他前世的基础,再好好的拼搏个二十几天,还是有点希望的。
如果运气好的话……
一旦乡试过关,他就是秀才了,他就是有功名的士子,而不是如同现在这般连寒门都不是的白身了!
就不会在文彦博等人面前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了。
那个时候,功名在身,那四为之句才会更有分量,他本人也会更有分量!
想着这些,秦歌朝着十字街的明学馆走去。
这所谓明学馆,其实就是新华书店或者图书馆。
他在里面找了一通,四书五经的原版,以及四书五经的各种注解版本,还有郭象王弼的各种典籍,林林总总五十三本书,却总共花了四十六贯钱。
这特么还是毕昇阁下的活字印刷术已经推广开来之后,书籍大幅度降价之后的价格。
要是在活字印刷术没出现之前,这五十三本书,怕不是要数百贯。
由此看来,在宋朝以前,贫穷人家,是真心读不起书的!
秦歌背着书,出门坐上了油壁车,一直坐到了终点站西城门。
离开油壁车,直接朝着家里走去。
接下来的二十几天,他都要闭门谢客专心读书了。
但他却不知道,刘开的事情,并不是就那么简单的就结束了。
此时此刻,益州东城,刘开家的院子里,汇聚了一堆人。
这些人,有穿着长袍留着长指甲的秀才,也有袒胸露乳、纹着龙虎豹的糙汉子,还有几个妇道人家在哭哭啼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