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位面上到人民解放军,下到三大球,打起来都是这种吃人的风格。
不过中国队这一战还是以防守反击为主,尽管他们打对攻也八成能占据上风,但链式防守体系演练了两年,总不能一直藏着不用吧?
很多东西若是藏着不用,那就无法用实战来检验效果,无法发现不足,难以找到问题改正,这样做弊要远大于利。
所以这一战中国队开局后在防守端一直引诱比利时的年轻球员来进攻,欧洲球队在奥运会上基本都是选择年轻球员出征,这些球员天赋也都不差,运动能力也很好,但在经验和意识上有严重不足。
特别是面对中国队充满陷阱的防守,往往是扎进去就被极具层次,又伸缩自如的防守链条绞杀了。
这些比利时的年轻球员在技术和运动能力都很出色,但中国队的防守链摆动起来后,迫使比利时的进攻只能在第一条防守链之前做运转,一旦足球深入,或是向前传递渗透,便会被摆动起来的两条锁链前后绞杀!
这其实不是吴杰心目中链式防守的完整形态,因为目前中国队的链式防守只有阻止对方足球向前突破,或是向前传球渗透的能力。
但如果对方的中场都能向前冲锋,或者是擅长利用球场宽度大范围转移调度的球队,那就容易让链条的甩动和绞杀出现漏洞,所谓鞭长莫及就是这个意思了。
所以三十年后使用链式防守的球队,几乎都会结合区域防守的特点来弥补缺陷,使得防守同时具备“切割能力”和“封堵能力”。
但这又对执行战术的球员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所以任何战术牛不牛×,还要看球员的能力给不给力,否则最简单的战术你也打不出来。
八十年代的足坛具备这两种能力的球队非常少,况且就算具备这种能力也还需要一个发挥出这些能力的进攻体系,以及执行起来的熟练度。
现在的巴西队就有这个能力,但他们却连2年前只有一个链式防守雏形的意大利都破解不了。
现在这套几乎九成完整度,又有吴杰和陈浩南压阵的链式防守,三五年内任何球队想要破解都几乎不可能。
比利时二队的进攻面对这种层层堵截和快速绞杀的防守链条,便很快就被中国队连续抓住失误后的反击机会,利用吴杰的速度完成了一次致命的反击。
吴杰上一场没有取得进球,但今天开场15分钟就利用高效率的反击打进一球。
这个进球也让比利时球员彻底失去了对比赛的掌控权,场上节奏也牢牢掌握在中国队手上。
十分钟之后,陈浩南在中场策动了一次极具观赏性的团队进攻。
中国队这套星光四射的前场阵容从陈浩南发起进攻开始,一直到吴杰在禁区内利用头球完成破门,前后总共完成了13脚不断向前的传递,每一次传球都让比利时的防守疲于奔命,最终露出了致命的空当。
吴杰进球后第一时间与陈浩南进行了联动庆祝,这次进攻虽然是由他完成致命一击,但整个配合过程中陈浩南贡献了3次最为关键的传递。
中国队现在能打出这种连续传递的进攻配合,除了古广明、赵达裕、甄爱国、柳海光的进步,最关键的还是陈浩南这个运筹帷幄的节拍器和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