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为什么Fiba没有强制暂停!”
查克·戴利的心里已经在仰天咆哮,Fiba不像NBA有强制暂停的规则,目前Fiba的暂停规则是:两队上下半场可以各叫3次暂停,每次暂停都是一分钟长度,并且不能将上半场未用的暂停带入下半场。
这也就意味着两边都不叫暂停的话,Fiba的比赛可以直到比赛结束都没有一次暂停。
现在的美国队属于骑虎难下了,如果这时主动请求暂停,那不仅主教练会成为国民罪人,美国队就算能赢也会成为全球性的笑话。
不过查克·戴利倒是想出了一个笨办法,那就是先把调整讲给替补球员听,然后一次性把场上五个人都换下,创造性的来了一个五上五下。
于是在第15分钟时,美国队一次换人就把首发全都换了一套——
中锋:马克·伊顿(86)
大前锋:卡尔·马龙(92)
小前锋:多米尼克·威尔金斯(93)
得分后卫:克莱德·德雷克斯勒(94)
控球后卫:约翰·斯托克顿(88)
“美国队还是强啊,这套阵容实际上也差不到哪去了!”
吴杰看着焕然一新的美国队,心中不得不承认美国篮球的底蕴太强了,这套阵容甚至在默契度上比刚才还高了一些,因为马克·伊顿、卡尔·马龙、斯托克顿都是犹他爵士的球员。
查克·戴利会选他们进入梦一队,未尝也没有利用这三人默契度的心思,这时也许就能派上用场了。
中国队马上也进行了换人,看上去只是正常的轮换调整——
中锋:马冬龙
大前锋:鲁达
小前锋:刘敬东
得分后卫:袁飞虎
控球后卫:吴杰
但这个换人真是正常轮换吗?
当然不是了!
老钱可不是只会坐禅的吉祥物,美国队换人的用意他能猜到,这时换上两个擅长跑跳的年轻球员,自然有自己的用意。
这套阵容在运动能力上明显强了不少,刘敬东这个略低配的鲁迪盖伊+袁飞虎这个略低配的韦德,配合三个核心打起跑轰明显要比刚才的阵容更合适。
但是美国队这套配合好像是更默契的阵容,速度上就比刚才慢了不少,特别是那两个内线很难跟上中国队的攻防节奏。
吴杰这时也不再得分优先,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带动球队发起一波又一波水银泻地般的进攻,同时利用他的个人能力去搅乱美国队的防守阵型。
美国队的防守很快就变得千疮百孔,特别是吴杰与鲁达的挡拆配合,似乎在告诉斯托克顿和马龙,究竟什么才叫真正的“挡拆进攻”。
吴杰作为一切进攻的发起者更是让美国人发现控卫还能这么打,中国队无论快攻还是阵地战都能见到这个风一样的男人肆意地穿梭于美国队布下的防守当中,后者那看似密不透风的防守在吴杰与鲁达挡拆下立刻变得千疮百孔,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天外飞仙般的传球和中国球员轻松的得分,当然也少不了鲁达各种跟进的暴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