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横冲直撞闯大明 > 第四百四十九章:春风得意马脚快

第四百四十九章:春风得意马脚快(2 / 2)

张书堂苦笑,这就是一个憨憨!

王懿连自己却是瞪了身后的幕僚一眼:“什么玩意?长安,那疙瘩的有什么哟,应该是祝贺将军一日看尽淮扬花才是……”

“啪!”

他直接给自己来了一巴掌,这个出人意料的动作,倒是让张书堂愣住了。

却见这王懿连继续道:“说错了说错了,将军应该是尽享淮扬鸢鸢燕燕,撕膜终生才是,自古宝剑赠好汉,美女爱英雄,将军您年少有为,又生的的一表人才,风流倒汤的……”

幕僚在一边低声道:“是风流倜傥……”

“管他什么汤,反正不要稀得,只要稠的就好了!”

王懿连很是不满,呵斥了自家幕僚一句,却是继续道:“将军该是收尽淮扬十美,百美才是……”

张书堂眼见这厮又要长篇大论,只觉的自己被打败了,他伸手制止了王懿连的继续胡搅蛮缠。

“王指挥使所来何事?”

虽然这厮只是一个千户的本职,但是,到了此时,大明的军事系统户所体系,已经是趋于腐朽了,这高职低配,低职高配的事情,在户所里面,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当然,朝廷也是有着朝廷的考虑的,只要是驻守了一地,都是需要加上一个指挥使的,至于原本的等级不配地问题……反正只是多出了一张委任状而已,朝廷的卫所体质,除了调派外地作战之外,是没有钱粮的!

开国的时候,大明以土地抵消军饷的办法,给天下卫所兵丁都是分发了土地,是以,只要是驻守当地的卫所兵,是没有粮饷的。

驻扎在军事屯田的军户,一方面承担着来自国家军事上的义务,另一方面他们的存在必须以一定的土地为支撑。

所以自明初以来,朝廷即按固定的比例来给军户们分配土地,供他们耕种。

大明军户在承担军役的同时还要向国家交税,主要是其屯田要上交的赋税即“屯田籽粒”。

据《明史》卷七十七《食货志一》记载:“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军事屯田的赋税缴纳标准,在朱元璋时期就有规定“亩税一斗”(12斤左右),并成为明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时王懿连作为调离了原籍的卫所军,朝廷上是要给予一定的军饷的,当然,这一份军饷,也就是只有宁锦营这种募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卫所的军饷,依靠“屯粮”、“盐引”、“民运”和“京运”四个途径来解决。“屯粮”指由军屯士卒交纳的税粮;“盐引”指用盐引换取的商屯粮;“民运”指从民田上征收的税粮;“京运”指由户部太仓库拨付的存银。

宣德以后,由于官豪势要侵占屯田,将校侵暴屯卒,加以吏治败坏,军屯逐渐遭到破坏,屯田子粒逐年下降。

所以,到了此时,若是内地卫所,因为士卒本身已经是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层次,还倒是有生计,但是边军这边,军屯缴纳的粮赋,已经是几乎没有了。

而由于大明稳定之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明朝庭又于弘治五年(1492)令商人纳银代粟,“每引输银三、四钱有差”,商屯也随之废弛。

这民运,实际上就是正常的商业买卖,这一行极其容易遭受商人的囤积居奇,是以,大头兵们也是吃不起民运的粮食的。

于是,边关卫所庞大的兵卒群体,就越来越依赖朝廷的京运了!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