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奏疏?”
“关于辽国背地里派人从我大宋购买粮草的奏疏。”
“可否查验?”
“可。”
“……”
此事事关重大。
王钦若频频质问寇准,有种代表百官的架势。
寇准也没有因为王钦若质问他而生怒,除了隐去了寇季在其中的影子外,其余的有问必答。
王钦若要查验寇准发现辽人攻打西夏消息的奏折,寇准也没有阻拦。
当即,让内侍宦官去了存放奏疏的地方,把那些写有辽人购买粮草消息的奏疏拿到了垂拱殿上,供百官查阅。
王钦若、李迪、王曾等人代表百官,凑上前仔细查验了一番那些奏疏以后。
李迪恼怒的道:“原来淮南、江浙一带,以及代、唐、邓等州闹粮荒,是辽人搞的鬼。”
王钦若的关注点,从来都不在粮荒上面。
他看完了奏疏以后,面对寇准,质问道:“太师,辽人在我大宋大肆购买粮食不假,可是太师是如何从辽人购买粮食,猜测到辽人要攻打西夏的?”
寇准闻言,细细的把辽人一反常态向大宋示好,以及辽人在大宋购买粮草,再加上各国各藩属之间的局势的分析,给王钦若,以及满朝文武说了一遍。
满朝文武听了一口,一脸恍然。
他们心里不由自主的对寇准生出了佩服之意。
能把这么多蛛丝马迹联系在一起,推断出辽人动兵的意图,着实厉害。
但是王钦若却没有就此罢言的意思,他盯着寇准沉声道:“太师刚才说,早在你发现了这件事以后,就和太后对此事做出了处置,不知道太师和太后是如何抉择的?”
寇准坦言道:“经老夫和太后商议,决定借机出兵,为我大宋开疆拓土。老夫和太后先是许了折种两家便宜行事之权,其用意,是为了让折种两家在西夏和辽国大战的时候,趁机出兵,牵制双方。
随后,老夫和太后又差遣丁谓为监军,李昭亮为征讨元帅,率领大同、永兴、感德三军,共六厢十五万人马,赶赴战场。
只要西夏和辽国大战的时候,折种两家的兵马,能趁机牵制住他们。
朝廷大军一到,自然能借机从西夏身上撕下肉,为我大宋开疆拓土。
西夏王李德明在辽军入侵之际,必然会调动西夏精锐兵马,抵御辽军。
各地城池内的守军,必然都是一些老弱妇孺。
我大宋要是借此出兵,肯定能长驱直入。”
王钦若盯着寇准,眯着眼,冷笑道:“太师的意思是,你和太后瞒着百官,调动了不下于十五万的人马,参与到了这场大战当中了?”
不等寇准开口,王钦若朗声质问道:“太师和太后此举,置我等于何地?”
满朝文武闻言,一个劲的点头。
王钦若掷地有声的喊道:“太师和太后,分明是信不过我等,所以才没有把此等大事告诉我等。太师和太后分明是不在乎我等,才会瞒着我等,不跟我等商议,就冒然出兵。
然,太师和太后有没有想过,此战不论胜败,皆对我大宋不利。
若是借此为我大宋招来了祸端,谁能承担?
他日辽人兵临城下,是太师自请乞骸骨,还是太后自请自消后位?”
王钦若话音落地,便有御史言官,纷纷出面力挺他的话,纷纷质疑此次出兵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