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出的方案很有趣。
第一任适能者因为是剧场版,所以抛开不提。从第二任适能者开始,戏份分别是20集、15集、10集,5集递减式!
“这个安排很不错!”
孟浪很喜欢这个布局,认为这种“递减式”适能者剧情,能给观众制造一种“紧迫感”。
你想啊……
上上个适能者活了20集,上一个活了15集,轮到你时只能活10集,你猜观众会不会感到紧张?
不过这样一来,准哥戏份就被压缩了。
虽然只压缩了一点点,总戏份依然是最多的适能者,但毕竟被压缩了戏份,闫涛还能将人物刻画圆满吗?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
随着戏份递减,留给后几任适能者的剧情越来越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刻画出圆满的人物,便成了首要难题。
PD版改了名字。
姬矢准改为“姬准”,千树怜因为设定是“美籍霓虹人”,名字不变。
因为孟总的恶趣味,西条凪改名为“西门凪”,谐音刚好对应某德国电信设备巨头。
这么改是有原因的!
原版的西条凪,因为最后一个字“凪”很多人不会念,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条风”。
当然,“凪”作为和制汉字,在日文里确实有“风”的含义,解读为“西条风”也算合理。
但PD不能这么干!
该怎么念就怎么念,起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给孩子们教授“凪”的读音及写法。
不会读这个字?
西门子知不知道?你就照着西门子念就对了,平舌音西门zi子,翘舌音西门zhi凪!
虽然,这也没必要。
西条凪变成了西门凪,孤门一辉变成了“谷一辉”,剧场版里的真木舜一,也变成了郑舜。
按照名称,依次对应。
郑舜先当炮灰,然后由准哥打头阵,先活20集,千树怜紧随其后活15集,西门凪活10集,谷一辉最终收尾,完成N计划第二阶段任务。
五名适能者,全是新人!
闫涛也算继承了“孟总の遗志”,在选角时尽可能采用没有名气没有代表作的新人演员。
新人嘛,便宜耐用!
唯一的缺点,大概是演技不够扎实,没有人气基础了。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
“奥特曼”这块招牌,本身就不需要额外的人气加持。演员是否是新人,对奥特曼来说影响不大。
谁不想用成名演员啊?
问题是,他们不肯来啊!
不管是华夏演艺界,还是霓虹演艺界,甚至是欧美演艺界,大家都看不起演“特摄剧”的演员,还嘲笑这是“儿童剧”。
有追求的演员,不会碰特摄剧。
没追求的演员,又不肯降片酬,导演拿着几百万上千万找谁演不好,找你这只大咸鱼?
所以就变成了这样。
其实华夏演艺界还好一些,虽然歧视依旧存在。但孟仔与PD的崛起,已经改变了不少特摄演员的处境。
反观霓虹那边,歧视简直无处不在。
白仓曾提起过一件事!
《假面骑士AgitΩ》开拍之前,他曾亲自拜访过东京一家艺人事务所,希望能邀请他们旗下的某一线男星出演男主。
结果,对方得知白仓来自“假面骑士”剧组,剧本看都没看,直接丢进了垃圾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