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你?”
韩爌很怀疑地说道。
“韩阁老,那下面一堆你的山西同乡,你要问也该去问他们!”
杨信很无语地说道。
韩爌看了看他,最终还是匆忙下去,找他的老乡们问情况去了。
紧接着其他几个阁老也到了,这些家伙也被搞懵逼了,但这种举子大规模集结闹事可不是小事,尤其是在这种临近会试的特殊时候,这些老家伙不会在乎老百姓聚集闹事,但对士子们是无比重视的。这是从大明一个个府县布政使司一级级精心筛选出来的,是这时候整个大明的精英,每一个都无比宝贵,每一个都可以说大明未来的栋梁,泥腿子们闹事排枪打过去就行,栋梁们可不能委屈了。
他们可不像杨信,无论什么人一概大炮伺候。
阁老们以最快速度跑去做思想工作。
紧接着六部尚书们,都察院都御史们全都跑来了,礼部尚书盛以弘一看为首的全是自己乡党,脑门上大冷天都冒出汗,赶紧堆着笑脸跑过去,话说一帮红袍在一片青色里看着还是很协调的。
杨信弄了张椅子,悠然地坐在那里,看着下面越来越混乱的场面。
那些知道了消息的北方士子依然不断赶来,这个机会对北方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
明朝科举的确是南北卷。
准确说目前是南北中三卷。
但不是考题不同,考题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各自的试卷上单独标注南北中的标记,录取的时候强制性分比例,以此来保证南北进士数量的均衡。
但只限于此啊!
一甲二甲没有限制的。
而一甲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阁臣都出身翰林院,而且都是至少也得翰林院编修,翰林院编修除了从庶吉士往上爬,最简单的途径就是鼎甲,三鼎甲直接入翰林院,起步就是编修。但明朝上一个进一甲的北方人,还是十二年前,而且还是个南北分界线上的河南新野人,是榜眼,上一个状元还二十四年前,一个北方人中状元是何等艰难。
而一甲绝大多数都落在南直隶,江西,浙江三地。
如果骑射考核实行,那么这些地方的士子,绝大多数都会被按在三甲,北方人进一甲的可能性暴涨。
至于那些偏远边塞之地,原本出个进士简直奇迹,江西吉安一个府整个明朝出接近一千个进士,而整个辽东两百多年出了二十三个。但徽州歙县沙溪凌氏一门出了二十一个,这些偏远边塞之地士子,如何能与这些科举机器一样的南方儒学世家同场竞争?
争不过人家。
绝大多数这些地方的士子,只能一趟趟来京城当陪衬,在落第的苦涩中看着人家高中。
不甘心也没用。
因为远离文化核心区,他们这些边塞举子除非那种天纵之才,否则根本不可能比得上人家,人家有祖祖辈辈几百年传下的学问,再不济还有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这种专门研究八股文的学院,无数进士甚至状元亲自教导,他们这些边塞的见过状元吗?
他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现在六艺考核给了他们机会,虽然名额只有十个,但却是他们稳拿的十个。
十个也很多了。
两百年考出二十三个,现在十个还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