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看看单雄信的事迹就知道,他的义气当先很大一部分是被演义无脑吹出来的。
最早他是翟让的心腹却背叛翟让投靠李密,当时李密的谋士房彦藻就认为这个人太虚伪应该杀掉,李密惜才,他才逃过一劫。
后来李密兵败他果然主动带人投靠王世充,还娶了王世充的女儿。秦琼程咬金就是被他裹挟投靠的王世充,后来这两个人找机会逃跑了。
王世充兵败,单雄信又想投靠李唐,结果被李世民毫不犹豫的给宰了。
所以说,李世民既然敢用渊盖苏文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没有一定把握必然不会这么做。
再说说李绩,如果说平常人有七八个心眼儿的话,他起码有一百个,这种人会不防备渊盖苏文这样的降将?
渊盖苏文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还好,他但凡敢有别的心思,估计秒秒钟就会被李绩给干掉。
想到这里岳山又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这次让渊盖苏文出征,十有**也是一种考验。
他能通过那最好,大唐又多了一个人才。
如果不能通过,也最多是冒点险,还能用这个借口对高句丽的降将降臣进行一波清理,怎么看都不愧。
想明白这些,岳山再次感慨,都是一群老狐狸啊,他这样的小白只能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同时也庆幸,还好他认识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够早,又娶了李丽质,不用管那么多有的没的。
要真靠自己的智商和古人斗法,这会儿估计骨头都已经腐朽了。
……
几天后岳山一行人赶到平壤见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没有去平壤城接受失败者的朝拜,而是选择住在城外的中军大帐,城内由程咬金暂时施行军管。
见此,岳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李世民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让渊盖苏文带兵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头脑发昏的决定。
“恭喜圣人,覆灭高句丽,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功业。”一见面众人先是拍了一记马屁。
李世民没有掩饰自己的得意,大笑道:“哈哈……离不开众卿家的辅佐,尔等皆有大功。”
君臣相互吹捧之后才各自落座商讨正事。
“高句丽既下,就要决定如何治理此地,圣人可有旨意降下?”长孙无忌问道。
“你们划分郡县设立总督府统管的折子我以为就很好,不过我这里又有一份新的资料,你们可以看一下。”李世民说完就让人取出十几分资料,每人给了一份。
岳山拿起奏折看到封面上的字就先愣了一下,原因有二。
一是字体太熟悉了,就是他创造的岳体,写这份资料的人应该是临摹岳体练习的书法。二是这份资料的书写人,居然是渊盖苏文。
都说他是自己的拥趸,看这一手字应该有几分可信度,同时对这份资料里写的东西也好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