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文唐 > 744 高句丽国除(5)

744 高句丽国除(5)(4 / 4)

这百多位降臣带着他们的心腹迅速的安抚民心稳定了地方,没多久就开始提供粮草等军需物资,解除了唐军来自后勤上的压力。

然后李世民真的接受了渊盖苏文的建议,让岳山广邀高句丽学界名宿在平壤城探讨学问。

岳山的名声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少高句丽的名宿都莫名而来。当然,一开始来参加的人不多,部分高句丽的名宿对大唐还心存抵制。

只是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会上各种精彩言论被记录传播……越来越多的名宿心动了。

没多久,除了少数老顽固,大多数人都放下了心中的成见,加入了进来。

这个时候岳山又改变了研讨模式,不在固定于平壤城一地,而是带着愿意跟随他的名宿在高句丽国内进行巡游。

但凡大一点的城池都会去待几天,遇到哪里有学术名家还会亲自拜访。

而学界名宿的这种举动也直接影响到了高句丽民间,原来所谓的大唐入侵只不过是换了个王上而已,并不会把他们这些老百姓怎么样。

再加上李世民严令各军不得欺辱凌虐百姓,惶恐不安的民心渐渐安定下来。

当然,也并不是都一帆风顺,这中间也遇到过不少次的刺杀。

任何国家都不缺少死忠,高句丽存在数百年,忠心之士还不在少数。只是他们力量太薄弱扭转不了大局,选择刺杀大唐的官吏将领制造混乱就成了他们的手段。

岳山周游高句丽进行讲学,影响力这么大,那些人自然不会放过他,几乎每隔几天都会遇到一次刺杀。

最危险的一次是他要去拜访的那个名宿亲自掏出了匕首,要不是他穿越以来坚持习武,要不是那个行刺的名宿年老体衰,就算不死也要重伤。

不过事后他并没有追究那个名宿的罪责,还当众表扬他有忠义之心。

但同时也斥责他心胸狭隘,不管是大唐还是高句丽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高句丽从中原王朝分离了几百年是时候合二为一了。这是大势所趋,你忠心没错,但也不能逆势而行。

其实这番话是故意说给那些投降大唐的名宿听得,否则他们脸上挂不住啊。

但不管怎么说,他遇到刺杀还原谅凶手,还正义凌然的说出这样一番话,确实折服了无数人。

就连那个刺杀他的名宿都当众拜服,承认自己狭隘,并表示要跟随岳山学习学问。

岳山欣然同意,并邀请他去渭水书院任教。

这个事情一经传出,引起的轰动比一百场演讲都管用,岳山的声誉攀上了新高,而高句丽国内残余死忠的敌视之心也被瓦解大半。

从那之后岳山几乎在没有遇到过刺杀,到任何一地演讲都会受到当地读书人的夹道欢迎。

三个月后岳山结束巡游讲学返回平壤城的时候,整个高句丽已然重新恢复了正常秩序。

然后一个新的问题来了,冬季之前李世民必须要班师回朝,谁来镇守高句丽。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