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普通人出身的商人也有,棣州那边多,还有就是南方的大海商,这些商人基本都是靠做外贸九死一生才起家的。
但他也有迟疑的地方。
“科举出仕为官的群体太庞大了,就算我们也不敢轻易动他们啊。”
岳山道:“放心,不用你们出手,真正的主力是同样科举出身的官吏。你们要做的就是帮他们声援他们,帮他们造势。”
尉迟宝琳眉头一挑,道:“你是怎么说服这些人的?”
岳山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因刚才我已经给你说过了。”
“大多数科举出身的官吏家境都一般,免税特权对他们来说非常鸡肋。反而是朝廷直接给他们涨俸禄增加职田更划算……”
“这么说吧,只要考中进士直接发放一千金……然后再对他们晓以大义,自然就会有人赞同。”
尉迟宝琳心道,屁的晓以大义,明明就是利诱。吐槽之余对于朝廷的手笔也是惊讶不已,一千枚金币真舍得下本。
但对取消科举官吏免税权更加有信心了,道:
“行,只是让我们摇旗呐喊,我相信大家会愿意做的,这对诸侯王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岳山就知道他会同意,诸侯王也都会同意,关系到切身利益没人会落后的。
至于给所有进士一千枚金币也不是岳山胡诌,而是李世民自己想到的主意。
这位皇帝对人心的了解还要超过岳山许多,深知仅靠提高俸禄是无法说动太多人的。
只有拿到手里面的金子才是最实在的。
一千枚金币对个人来说是一笔巨额财富,足够一个五口之家锦衣玉食的过一辈子。
但对于朝廷来说,尤其是对李世民这个皇帝来说这点钱就什么都不是。
朝廷每年的税收高达五千万贯钱粮,皇商行的净利润也有两三千万贯。
而朝廷每年科举取士才多少名?三百人。
每人一千枚金币也就是一千贯,加起来也才三十万贯,九牛一毛。
看起来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然而和终生免税特权比起来,谁更划算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反正对于朝廷来说,用一千贯买下一个官吏的免税特权是完全划算的。
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过上几年等大家都习惯了拿钱,慢慢的就会把免税特权给忘记。
到那个时候朝廷可以用各种借口减少这笔钱,今年改成八百贯,再过几年改成五百贯。
你还不能反对,敢反对就是自私,就是不忠君爱国。
总之,只要能先把免税特权去掉,后面主动权就在朝廷手里了。
送走尉迟宝琳后,岳山又独子思考了一番该如何去游说那些出身较低的科举官吏。
做好计划后就起身喊道:“老徐,老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