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东海和南海的江南道,算是世间最奇特的地域,在这样的地域上面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干旱的情况。
随着每年汛期的到来,江南道有些靠近南海或者东海的郡县还会发生洪涝灾害。
好在帝国南军对于江南道的督导非常给力,时不时的派遣军队来到江南道巡视江南道靠近海岸线的部分郡县或者渔庄,就是想要看看江南道是否危险。
在整座帝国内部来看,原本在江南道归入帝国十大道州以前,帝国产出最是富裕的乃是帝国的淮南道。
哪里有着许许多多珍奇异宝,有时候还可以通过淮南道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一望无际开阔无垠的平原地理特征,对淮南道采取大部分种植条件。
现在的帝国,虽然没有以前那般重视农业生产,但是淮南道的农业生产始终都是在皇帝陛下的眼睛里面,基本上处于时时刻刻盯着。
每隔几天,部署在淮南道的大农令官署里面的官员,就要给皇帝陛下呈递来自淮南道农业生产情况的奏疏。
时不时的皇帝陛下还会亲自派人前去查看情况,有时候皇帝陛下还会亲自到淮南道去巡视。
不过皇帝陛下亲自迅游的时候还是在少数,大部分时间都是派遣得力信任的官员去淮南道巡视农业产出的情况。
大部分时间派遣淮南道的官员都是出自太常寺,毕竟太常卿仝致远乃是最亲近和忠诚于皇帝陛下的存在。
太常寺里面培养出来的官员,大部分都可以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当然这部分信任来自于太常卿仝致远的信任。
不过由太常卿仝致远亲自主持淮南道农业产出巡视,还是没谁胆敢在这些事情上得罪太常卿仝致远。
往年的时候,皇帝陛下授意之下,太常卿仝致远亲自挑选太常寺的官员前去巡视淮南道的农业生产情况的时候。
有着大部分时候都是带着帝国咸阳的禁军前去,毕竟淮南道不是太过遥远,就是和关内道相邻罢了。
再是加上淮南道乃是帝国的粮仓,算是帝国重中之重的道州,万事都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让巡视淮南道的官员们带上帝国的禁军,就是为了防止那些淮南道的官员欺上瞒下,到时候凡事抓住的官员,都是直接斩首的结果。
可见帝国和皇帝陛下淮南道的看中,随着帝国把岭南道和江南道归入帝国道州体系。
江南道的富庶远远超过帝国任何一座道州,其中农业产出的情况比淮南道还要好得多。
江南道乃是物阜民丰的地域,哪里的天气不算是炎热,大部分都是湿润的时节,特别适合稻谷的成长,有利于帝国粮食的产出。
随着江南道的归入帝国,再是那场战争因为西方诸国得入侵,导致山南道和淮南道的世家和百姓受到严重的损伤。
连是山南道和淮南道的那些平原农田都是被烈马踏的干裂,有些无法种植稻谷,渐渐开始衰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