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等以元始天尊为主神,他居住在天界最高的仙境“玉清”。
第二等以“万道之主”的玄皇大道君为主神。大道君全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
第三等以太极金阙帝君为主神。太极金阙帝君俗姓李,曾下降到人间当上了道教一大派别太平教的教主。
第四等以太上老君为主神。在此图谱中,老子的身分地位下降到谷底,从原先道教中的万神之主下跌为“下临万民”的“太清道主”了。
第五等以九宫尚书张奉为主神。他是传说中的道教创始人。
第六等以右禁郎定录真君中茅君为主神
第七等即最后等以酆都北阴大帝为主神。丰都也就是传说中的地狱,故该图谱称酆都北阴大帝是“天下鬼神之宗”。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一个问题,虽然都是主神,毕竟还是排了等级的,结果太上老君直接压到了第四,逼格一下子被打压到底。
其实这也是《真灵伟业图》这套体系在现在并不被太多人所了解的原因,毕竟三清并列的神谱已经深入人心了,很难接受这种完全相悖的东西。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说白了,一切的东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的需求服务的。
那么其作者的本身目的是什么?
说白了,也不仅仅是他们家这么做,就像封神之中各种人物的原型被道家各派、佛教各派编排来编排去,李靖一家今天是这边护法,明天是那边天王一个道理。
在汉代时期,道教创立,基本上就是天师道张家一家说了算,那个时候还是比较统一的,神系之类的事情都是他们家编的才有权威性。
自从汉末黄巾失败,张鲁降曹后,曹操令天师部众北迁,天师道众逐散布天下。魏晋时期,由于统治者对道教活动的限制,五斗米道的发展暂时停滞。但是社会上的一些散落各地的天师道教徒仍然十分活跃,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道派。
各个团体逐渐壮大就再也忍不住了,因此开始独立。上清派的祖师魏华存,本是天师道的祭酒,造神贬低太上老君,得以自立。有段时间,甚至认为天师道是“三张伪法,当以革除”。认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师道的“太清”更高。
《真灵位业图》是陶弘景个人和早期上清派的部分观点,比较混乱,也不为后世道家完全沿用,比如所谓原始天王的说法等等,从他将老子的各种神号区分开来拆分于各阶,并作为“下临万民”的“太清道主”放在整个七阶神系的第四阶,仅仅与一些传说中的著名道士、名臣之列放在一起就看出其故意压低老子以打压天师道,实现得以自立的目的。
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神谱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它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金阙帝君等为最高神,灵宝派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位为最尊,而天师道则尊老子为最高神。三派各行其是,在最高神问题上彼此不完全认同,随着道教的发展和各派的互相交融,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现了统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神仙谱系的最终定型。
哪怕是所谓部分观点,比较混乱,也不为后世道家完全沿用,但是却也顺利塑造出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这两个全新的概念,一下子将太上老君这种至高一体神变成了三清这种至高三位神,甚至很多时候道德天尊还是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可见本质上魏晋时期的造神还是成功了的。
所以说,从各方面来考虑,这位大庭氏的实力都是非同小可的,按照洪荒模式来说,圣人级都是有可能的,减分项也就是受众比较小和酆都大帝、炎帝之类的本尊存在会影响他的综合实力。
不过,光是未知两个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群里的大佬,纠结这个问题再怎么也是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