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陈萍萍微笑着“看来我们担心的那个小伙子,终于学会了一些事情。”
派王启年出京之后,范闲因为受伤后不方便抛头露面,筹划中的书局也去的少了,过了一段深入简出的日子。只是如今的他早已成了京都名人,尤其是那两首完全与他经历不符的诗,更是让他成了风头浪尖的争议所在,支持的人将他视作诗坛天才,反对的人却将他看作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代表性人物只是没有人知道,连这七个字,都是范闲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在暗处也流传着抄袭的说法,但是“万里悲秋常作客”实在是太过耀眼,也没有谁敢站出来厚颜说这诗是自己写的,所以这种说法还没有搬到台面上来。但范闲知道,肯定有那么一天,因为自己痛打的郭保坤父亲是礼部尚书,郭家所交往的都是文坛大家,而范闲一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断所谓文人。
正因为争议性与美誉并存,所以时常有些经常参与靖王府诗会的士子才俊会主动寻上范府来,美其名曰看望劫后公子,实际上都是暗中递上诗卷,想得到范闲只言片语的好评。
范闲每每耐住性子亲切接待,但对于对方的诗句却是十分吝啬评价,毕竟自己早就准备脱离“文坛”,学张贤亮下海经商。再者,他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个资格,自己才十六岁,仗得只是前世大贤的头脑,难道就准备收些入幕词臣,这也太荒唐了
与诗名相比较,能让他在京都名声大震,真正得到大多数人赞赏目光的事情,却是牛栏街的刺杀事件。
案件当中一些可以被天下百姓知道的细节,渐渐从监察院里流传了出去身为受害者的范闲,在那样危险的境地之中,不仅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更是勇起反击,将北齐的刺客斩杀于掌下刀前,尤其是杀的还是位八品高手这个事实让范闲在京都士子的心目中顿时上了一个层次,再也没有人说他是范家打黑拳的,大家都在议论范家那位能文能武,勇斩北齐刺客的公子。
“文能七步成诗,武能七步杀人,是谓范公子是也。”
官员又冷冷说道“我们一直知道醉仙居是你们的暗盘,只不过没什么作用,所以只是盯着,谁知道你们竟然胆大包天,做出那种事情来,做完之后还想跑,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司理理一行在边境线上被抓住后,才知道自己一行人的一举一动,全部在监察院的暗中观察之下,心中不禁大起寒意,对于庆国皇帝的这个特务机构感到十分恐惧。
眼看着那名官员骑马准备离开,司理理忽然嘶声大喊道“你最好现在就杀了我不然等会儿你们朝中那位大人一定会来救我的”
官员皱眉看了他一眼,忽然开口说道“应该是那位大人会派人来杀你。”话音刚落处,囚车一行人的前方山坡之上,便出现了众人预料之中的拦路者。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拦路的竟然像是庆国北陲与诸小国接壤处的马贼,人数虽然只有几十人,但怒刀亮刀,对上只有十几个人的监察院队伍,明眼人都知道,谁会是这场遭遇战的获胜者。
虽然马贼人数不多,但竟然敢出现在离京都只有五百里的地方,而且拱卫京都的州军竟然一无所知,如果让天下人知道了,一定是会让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此时司理理的脸已经变得惨白,虽然她不是什么聪明人,但也知道如果落到那些人的手里,一定会被灭口。
官员似乎也没有想像到那位朝中大员竟然与呼啸边疆的马贼有牵联,表情似乎有些紧张,靠近了囚车,说道“司理理,看来你我都将命丧于此,都这个时候了,不如你告诉我,与北齐勾结的朝中大员究竟是哪一位,如果我这帮属下能有几个逃出去的,将来捅上朝廷,也好为你我报仇。”
司理理长睫微垂,想到自己即将命丧此地,泫然欲泣,正准备开口说话,却忽然想到一丝蹊跷处,抬起头来冷冷道“大人又在唬我。”
这位官员似乎料不到司理理居然会识破自己的伎俩,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
司理理悲哀说道“大人应该知道理理做的是什么生意,从小便学会察颜观色,大人先前声音微抖,但抓住囚车的手却是稳定放松,明显心里不怎么担心。看来这趟狙击是你们早就料到了的事情。”
“不错。”官员这时候才发觉这个漂亮的女子确实有做探子的潜质,微笑看了一眼后说道“如果连这种事情都猜不到,监察院就不是监察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