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摇摇头,宁才人代表的自然是那位依然远在西方戌边的大皇子,宰相大人既然将自己送到居中郎的位置上,断然没有不利用自家女婿的道理,倒是那位枢密院的老秦大人,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但知道是三朝元老,军方的超级实权人物,不老老实实栽培几个将领,怎么也来文臣科举里插一脚
“算了,都是小事,既然举国皆是乌鸦,我自然也不会去冒充丹顶鹤。”范闲淡淡说道,将这些纸条全数毁了,轻轻揽着妻子的双肩,往前府走去。
二月初九,大比之日,庆国的读书人要将十年寒窗所学,尽数卖于帝王家,至于帝王家买是不买,就看这几场考试。那些穿着长衫的读书人像游动的鱼儿一般,或惶然或兴奋地往大试的地点礼部二衙考院里走去,看上去就像是奋不顾身地在往一个狭小的鱼篓里钻。
范闲头晚已与总裁官郭尚书,两位座师,两位提调见过面了,诸臣有些紧张地安排妥当一应程序,第二日便分别行使职司。
一把太师椅搁在大门之侧,身旁是衙门差役还有监察院按例派来的官员。范闲安安稳稳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太师椅上,冷眼看着这些学生在自己的面前走过。
学生行过他的面前,不论老幼,都是恭敬行礼,认识范闲的人,敬的是他的声名,不认识范闲的人,敬的是他的位置。在门口,范闲身边的虎狼之吏早已拉开了布幔,开始挨次搜身,严防学生夹带违禁之物入内。
范闲啜了一口茶,看着这些扛着被褥马桶吃食,像极了村里长工般的苦命学生们,不由摇了摇头,忽然看见一个被检察完后的学生正准备入院,一翻白眼,喊道“等等”
晚间,范闲回到了自己的院落之中,与婉儿略谈了一下白天与二皇子的会面,便又迎来了意料之中另一位客人来客是辛其物,太子东宫近人。
入座看茶,看着手中的纸条子上的那些姓名,范闲微微一笑,知道太子要做什么,却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来找自己。
“为什么给我看这个”范闲拿着手里的纸条子,苦笑摇头道“少卿大人,会试的事情,下官是根本插不了手的。”
数月之前,在与北齐的谈判过程中,这二位一是正使一是副使,配合的倒是极为默契,而且性格上也没有太抵触的地方,加上前些天两个人醉了一次,如今自然熟络了些。辛其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轻声解释道“你应该清楚这些人名是什么。”
范闲当然清楚,后天就是会试开考之日,在这个节骨眼上,各府里都像小媳妇儿与马夫一般不停地暗通着款曲,后门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据说礼部大老郭攸之都不胜其烦,又不敢得罪太多王公贵族,所以干脆请了旨,躲进了宫里。另外四名同考和提调,也是已经将礼部太学当作了自己的府第,根本不敢回府。
但是依东宫的能量,如果太子想在此次科举之中提拔一些自己想培养的年轻人才,应该有的是法子,单说那位会试总裁官郭攸之,人人都知道,那是位坚定的东宫支持者,随便递句话去,应该就不会有问题,怎么会找到自己来了。
似乎察觉到他的疑惑,辛其物微笑着摇摇头,说道“小范大人才气纵横,世人皆叹,但看来对于京中的诸多规矩却是不大了然。本朝一应科举规矩都是依着前朝惯例来的,改动并不太大,为防止舞弊,应试学生们的卷子都要重新抄写,防止笔迹被人认出来,最关键的,却是糊名这个步骤。”
辛其物继续说道“纸上这六个人名,都是我亲自见过的人。”他微笑说道“有才之人。”